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6-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研究内容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5页 |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物种类及来源分析 | 第8-10页 |
·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国内外非点源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12-15页 |
2 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 第15-27页 |
·城市地表径流的计算方法 | 第15-18页 |
·主要计算方法 | 第15-17页 |
·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 第17-18页 |
·SCS 模型的基本原理及CN 值的确定 | 第18-22页 |
·SCS 模型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CN 值的确定 | 第19-22页 |
·城市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 第22-25页 |
·主要计算方法 | 第22页 |
·累积-冲刷模型(Biuld-up and Wash-off)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3 海安县城区地表径流量的计算 | 第27-49页 |
·海安县地区概况 | 第27-29页 |
·地理位置 | 第27页 |
·地质地貌 | 第27页 |
·气候条件 | 第27-28页 |
·水文条件 | 第28页 |
·土壤及植被 | 第28-29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9页 |
·研究区域选择 | 第29页 |
·SCS 模型在海安地区的修正应用 | 第29-33页 |
·海安县城区CN 值的确定 | 第29-30页 |
·SCS 模型的修正 | 第30-31页 |
·海安县降雨数据的筛选 | 第31页 |
·海安城区径流量计算结果 | 第31-33页 |
·地表径流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3-38页 |
·降雨径流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径流体积计算 | 第40-47页 |
·研究区域各下垫面的面积 | 第41-45页 |
·研究区域径流体积估算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海安县城区地表径流污染负荷研究 | 第49-63页 |
·海安县城区污染累积和径流冲刷模型的建立 | 第49-51页 |
·累积模型——幂指数模型 | 第49-50页 |
·冲刷模型(Wash-off Model) | 第50-51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1-60页 |
·次降雨径流负荷计算 | 第51-53页 |
·单位面积次降雨平均污染负荷分析比较 | 第53-54页 |
·径流水质分析比较 | 第54-56页 |
·海安县城区径流水质评价 | 第56-57页 |
·地表径流年污染负荷分析 | 第57-60页 |
·控制措施及对策 | 第60-61页 |
·非工程措施 | 第60-61页 |
·工程措施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总结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创新点 | 第64页 |
·不足及改进内容 | 第64-66页 |
·不足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