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致谢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期刊论文类 | 第12-13页 |
1.2.2 专著类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3.2 研究的思路 | 第15-16页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第16-28页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第16-17页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第17-21页 |
2.2.1 封面文字 | 第17-18页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第18-20页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第20-21页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第21-25页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第22-23页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第23-25页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第25-28页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第25-27页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第27-28页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第28-42页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第28-29页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第29-32页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第29-31页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第31页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第31-32页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第32-37页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第33-35页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第35-37页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第37-41页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第37-39页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第39-41页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第41-42页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第42-61页 |
4.1 走入“全球化” | 第42-43页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第43-48页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第43-45页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第45-46页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第46-47页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第47-48页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第48-54页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第49-51页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第51-52页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第52-54页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第54-60页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第55-56页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第56-58页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第58-60页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第60-61页 |
5 总结 | 第61-67页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第62-64页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第64-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第73-80页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第80-100页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第100-154页 |
作者简介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