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地区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论文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以北京市东河沿社区为个案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绪论第8-13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问题研究相关动态及本文基本观点第9-11页
  一、问题研究相关动态第9-10页
  二、本文基本观点第10-11页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3页
  一、研究思路第11页
  二、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治理理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第13-19页
 第一节 治理理论第13-15页
  一、治理理论的提出第13-14页
  二、治理的含义第14-15页
 第二节 城市社区治理第15-19页
  一、“社区”释义第15-16页
  二、我国城市社区的由来及其概念界定第16页
  三、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涵义第16-19页
第二章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现状——以个案进行考察第19-38页
 第一节 东河沿社区辖区概况第19页
 第二节 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第19-29页
  一、政府组织第19-20页
  二、政党组织第20-21页
  三、自治组织第21-26页
  四、社区中介组织第26-28页
  五、辖区单位第28页
  六、物业管理公司第28-29页
 第三节 社区治理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第29-33页
  一、居委会与政府组织的依附关系第30页
  二、居委会与党组织的合一关系第30-31页
  三、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权利循环关系第31页
  四、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指导关系第31-32页
  五、居委会与其它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第32-33页
 第四节 当前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第33-38页
  一、社区自治组织的行政化倾向第33-34页
  二、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差第34-35页
  三、社区中介组织力量薄弱第35-36页
  四、社区治理主体相互关系不明晰第36-38页
第三章 完善我国社区治理的模式选择及实现途径第38-48页
 第一节 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的选择第38-41页
  一、文化因素第39页
  二、历史因素第39-40页
  三、现实因素第40-41页
 第二节 完善社区治理的途径第41-48页
  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第41-42页
  二、健全社区财政保障体系,提高社区自治能力第42-43页
  三、发展社区中介组织,培育社会力量第43-45页
  四、营造社区良性互动,加强社区整合第45-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对肺气肿兔膈肌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IEEE 802.11 PCF中的自适应轮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