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0页
 第一节 资源环境价值研究的依据、目的和意义第16-22页
  一、研究资源环境价值的主要依据和目的第16-20页
  二、环境资源价值研究的意义第20-22页
 第二节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第22-34页
  一、资源环境价值研究的经济哲学理论回顾与进展第23-25页
  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25-29页
  三、资源环境价值统计方法研究的产生与发展第29-32页
  四、资源环境价值补偿和保值、增值的政策设计研究第32-34页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第34-37页
  一、本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第34-35页
  二、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第35页
  三、本研究的难点第35-36页
  四、本研究的创新第36-37页
 第四节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第37-40页
第二章 资源环境价值内涵及其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第40-58页
 第一节 资源环境价值的经济学概念第40-45页
  一、资源环境价值内涵第40-44页
  二、资源环境价值的特性第44-45页
 第二节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功能第45-47页
 第三节 环境价值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第47-58页
  一、经济发展对环境价值的影响第47-51页
  二、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第51-53页
  三、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经典理论第53-58页
第三章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主题内容第58-98页
 第一节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原则第58-60页
 第二节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范围第60-86页
  一、资源环境的范围划分第60-62页
  二、GDP核算缺陷的分析第62-65页
  三、GDP核算的改进第65-70页
  四、EDP核算的完善与发展第70-78页
  五、资源环境的物质价值与服务价值第78-80页
  六、资源环境价值的可持续力问题第80-83页
  七、经济租金的评估第83-86页
 第三节 残余物的估价问题第86-94页
  一、残余物的属性及决定因素第86-90页
  二、对残余物核算的改进第90-94页
 第四节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领域第94-95页
  一、经济域中的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第94-95页
  二、非经济域的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第95页
 第五节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程序与量化第95-98页
  一、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程序第95-96页
  二、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量化第96-98页
第四章 资源环境价值的核算方法研究第98-133页
 第一节 资源环境价值核算原则与分类第98-101页
  一、资源环境价值核算原则第99页
  二、资源环境价值分类第99-101页
 第二节 资源环境价值投入产出核算基本原理第101-109页
  一、投入产出分析的演变第101-102页
  二、IO模型基本框架第102-108页
  三、对IO模型的评价第108-109页
 第三节 资源—经济—环境物质循环流模型第109-119页
  一、模型的基本原理第109-114页
  二、模型的改进第114-119页
 第四节 投入产出的具体应用第119-123页
  一、中国绿色投入产出核算第119-121页
  二、世界各国所作的具体估算第121-123页
 第五节 Hybird模型第123-129页
  一、基本模型第123-127页
  二、模型的具体应用第127-129页
 第六节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帐户方法第129-133页
  一、帐户体系的设立依据与分类第129-130页
  二、资源环境帐户第130-133页
第五章 资源环境价值具体指标评估研究第133-166页
 第一节 环境经济价值具体指标的主要评估方法第133-151页
  一、间接评估方法第133-138页
  二、环境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第138-143页
  三、内涵价值评价法第143-145页
  四、旅行费用法第145-147页
  五、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具体应用第147-148页
  六、资源环境制度价值的度量问题第148-151页
 第二节 SEEA中的资源环境价值具体指标的估价第151-156页
  一、资源的耗减估价第152-153页
  二、环境退化的估价第153-156页
 第三节 不同评价方法间的关系第156-161页
  一、实物估计与价值估计第156-157页
  二、国民核算与经济估计方法的比较第157-161页
 第四节 资源环境价值的指标体系第161-166页
  一、关于资源环境指标的争论第161-162页
  二、SEEA指标体系框架第162-163页
  三、本文的指标框架第163-166页
第六章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动态化研究第166-186页
 第一节 资源价值动态化的必要性及其内容第166-168页
  一、资源环境价值核评估动态化的必要性第166-167页
  二、资源环境价值评估动态化的具体内容第167-168页
 第二节 资源环境价值的周期波动分析第168-177页
  一、资源环境价值的谱分析原理及其应用第168-171页
  二、资源环境价值的指数分析及其应用第171-177页
 第三节 资源环境价值的预测分析第177-182页
  一、资源环境价值预测的自回归模型及其应用第177-180页
  二、资源环境价值的灰色系统及其应用第180-182页
 第四节 资源环境价值动态化的新技术第182-186页
  一、小波与分形分析在时间序列中的应用第182-184页
  二、混沌理论在时间序列中的应用第184-186页
第七章 资源环境价值的补偿及管理体系研究第186-207页
 第一节 环境税收管理第186-197页
  一、环境征税论来源与缺陷第187-190页
  二、环境征税下的企业博弈行为第190-195页
  三、环境征税论在我国的改进第195-197页
 第二节 排污权的交易第197-201页
  一、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原理第197-199页
  二、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方式第199-201页
 第三节 环境债券的特质与运行框架第201-20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201-202页
  二、环境债券的特质第202-204页
  三、实行环境债券运行的具体框架第204-207页
第八章 结语—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尚待研究的问题第207-211页
 第一节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207-209页
  一、主要研究结论第207-208页
  二、体会与领悟第208-209页
 第二节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209-211页
  一、本文的不足之处第209-210页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210-211页
附录第211-220页
参考文献第220-226页
致谢第226-227页

论文共2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
下一篇:丁玲的身份自救与行为背反:知识分子的人格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