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33页 |
·海洋环境概述 | 第12-13页 |
·海洋微生物分类 | 第13-15页 |
·海洋细菌 | 第15-16页 |
·海洋细菌多样性研究 | 第16-24页 |
·海洋微生物的开发利用 | 第24-27页 |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方法 | 第27-31页 |
·本论文的思路、目的和意义 | 第31-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49页 |
·材料 | 第33-40页 |
·基本方法 | 第40-43页 |
·热带太平洋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及碳源利用 | 第43-45页 |
·对东太平洋海洋细菌多样性的分析 | 第45页 |
·海洋细菌Oceanicola eastpnp sp.nov.的鉴定 | 第45-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86页 |
·太平洋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 | 第49-74页 |
·可培养海洋海菌的分离 | 第49页 |
·细菌染色体DNA的提取 | 第49页 |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与克隆 | 第49-50页 |
·热带太平洋可培养海洋细菌的鉴定 | 第50-52页 |
·太平洋可培养海洋细菌系统发育分析 | 第52-55页 |
·细菌Biolog碳源代谢分析 | 第55-60页 |
·不同来源海洋细菌类群分布差异 | 第60页 |
·种群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 | 第60-67页 |
·抗铬菌株的分离 | 第67-68页 |
·利用生物杀灭剂海洋细菌的筛选 | 第68-71页 |
·讨论 | 第71-74页 |
·ARDRA方法在细菌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74-79页 |
·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 第74页 |
·ARDRA分析 | 第74-76页 |
·16S rRNA序列鉴定 | 第76-78页 |
·讨论 | 第78-79页 |
·深海细菌新种Oceanicola eastpnp sp.nov.的鉴定 | 第79-86页 |
·菌株的分离 | 第79页 |
·表型分析 | 第79-82页 |
·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82-84页 |
·16S rRNA序列比较 | 第84页 |
·G+C含量 | 第84页 |
·Oceanicola eastpnp sp.nov.的描述 | 第84-85页 |
·讨论 | 第85-86页 |
4. 总结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录 | 第98-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