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28页 |
| ·聚丙烯市场现状、前景和工艺 | 第10-22页 |
| ·我国聚丙烯供需概况 | 第10-19页 |
| ·生产现状 | 第10-11页 |
| ·供需状况 | 第11-12页 |
| ·消费现状 | 第12-13页 |
| ·市场前景 | 第13-19页 |
| ·拉丝制品 | 第14页 |
| ·丙纶纤维 | 第14-15页 |
| ·注塑制品 | 第15-16页 |
| ·薄膜 | 第16-18页 |
| ·片材板材 | 第18-19页 |
| ·管材 | 第19页 |
| ·聚丙烯产品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 ·聚丙烯生产工艺 | 第20-22页 |
| ·淤浆法工艺 | 第20页 |
| ·溶液法工艺 | 第20-21页 |
| ·本体法工艺 | 第21-22页 |
| ·兰州石化公司聚丙烯生产和工艺情况 | 第22-27页 |
| ·原料处理工序 | 第23-24页 |
| ·丙烯脱水 | 第23页 |
| ·丙烯脱硫 | 第23-24页 |
| ·丙烯脱一氧化碳 | 第24页 |
| ·丙烯脱氧 | 第24页 |
| ·丙烯脱砷 | 第24页 |
| ·催化剂配制工序 | 第24-25页 |
| ·聚合工序 | 第25-27页 |
| ·干燥工序 | 第27页 |
| ·挤压造粒工序 | 第27页 |
| ·包装工序 | 第27页 |
| ·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7-28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 ·实验思路 | 第28页 |
| ·实验使用仪器 | 第28-29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9页 |
| ·聚丙烯装置出现不聚合时原辅材料和工艺状况 | 第29-42页 |
| ·聚丙烯装置出现不聚合时负荷、催化剂、工艺等实际情况 | 第29-31页 |
| ·聚丙烯装置生产波动时的原料和辅助原料的使用情况 | 第31-34页 |
| ·聚丙烯装置出现波动时原料丙烯、精制丙烯、氢气、氮气质量考察 | 第31-33页 |
| ·聚合反应釜中物料质量情况 | 第33-34页 |
| ·反应釜己烷的质量 | 第33-34页 |
| ·反应釜丙烯的总硫和一氧化碳 | 第34页 |
| ·对比石脑油裂解生产的丙烯和液态烃精制生产丙烯质量对聚合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查找丙烯中的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5-42页 |
| ·对比不同化验室精制丙烯分析的情况 | 第36页 |
| ·对比裂解丙烯和兰港精制丙烯的质量 | 第36-37页 |
| ·不同炼厂对丙烯质量的分析 | 第37-38页 |
| ·不同研究单位对丙烯质量的分析 | 第38-41页 |
| ·丙烯中碱氮的情况 | 第41页 |
| ·丙烯中砷的情况 | 第41-42页 |
| ·丙烯中磷化物分析 | 第42页 |
| ·丙烯中氧化物分析 | 第42页 |
| ·调查原油变化对丙烯质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 ·原油调查工作 | 第42页 |
| ·原油评价分析 | 第42-44页 |
| ·丙烯生产过程中装置使用助剂对丙烯质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丙烯中的形态硫的分析 | 第45-47页 |
| ·液态烃、原料丙烯、精制丙烯、裂解丙烯中的不同形态的硫化合物 | 第45-46页 |
| ·对比含有二甲基二硫醚的丙烯对聚合反应的活性的影响 | 第46页 |
| ·考察含有不同量的二甲基二硫醚的丙烯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程度 | 第46-47页 |
| ·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 | 第47-49页 |
| 4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