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历史演进 | 第14-30页 |
·"异化"概念的历史来源及早期异化思想 | 第14-15页 |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理论来源 | 第15-18页 |
·费希特的异化思想 | 第15-16页 |
·黑格尔的精神异化思想 | 第16-17页 |
·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思想 | 第17-18页 |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 第18-23页 |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挥 | 第23-30页 |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 第23-25页 |
·弗洛姆的心理异化理论 | 第25-27页 |
·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理论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我国现阶段异化现象及其原因探析 | 第30-42页 |
·我国现阶段异化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较低的生产力及存在其上的私有制成份和固定分工 | 第30-31页 |
·以商品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制 | 第31-32页 |
·我国现阶段异化的表现形式 | 第32-42页 |
·延伸的劳动异化 | 第32-34页 |
·膨胀的消费异化 | 第34-36页 |
·深入的政治异化 | 第36页 |
·普遍的科技异化 | 第36-38页 |
·鄙俗的文艺异化 | 第38-40页 |
·人与自然互相异化 | 第40-42页 |
第四章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启示 | 第42-50页 |
·异化需辩证看待、合理扬弃 | 第42页 |
·现阶段扬弃异化的途径 | 第42-50页 |
·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减轻劳动异化 | 第43-44页 |
·正确看待商品,倡导健康的消费方式 | 第44-45页 |
·坚持执政为民,切实保证权为民所用 | 第45-46页 |
·合理应用科技,特别谨慎网络异化 | 第46-47页 |
·重视文化事业,努力创造"双百"局面 | 第47-48页 |
·坚持可持续发展,增进人与自然和谐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