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中医药膳理论体系的探讨与研究 | 第12-31页 |
(一) 药膳理论的起源与演变概述 | 第12-15页 |
1.先秦时期中医药膳理论已具雏形 | 第13页 |
2.秦汉时期中医药膳有了进一步发展 | 第13-14页 |
3.晋唐时期为中医药膳学的形成阶段 | 第14页 |
4.宋元时期为中医药膳学全面发展时期 | 第14-15页 |
5.明清时期是中医药膳学进入更加完善的阶段 | 第15页 |
(二) 药膳理论特点之认识 | 第15-17页 |
1.注重整体,辨证施膳 | 第15-16页 |
2.防治兼宜,效果显著 | 第16页 |
3.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 第16-17页 |
(三) 药膳理论应用范围的探讨 | 第17-18页 |
1.预防疾病,摄生自养 | 第17页 |
2.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功能 | 第17-18页 |
3.抗衰益寿,治慢性病 | 第18页 |
(四) 药膳分类整理研究 | 第18-21页 |
1.按性状分类 | 第19页 |
2.按制作方法分类 | 第19-20页 |
3.按药膳作用分类 | 第20-21页 |
(五) 药膳的原料选择及制作方法的整理与分析 | 第21-24页 |
1.原料选择 | 第21-22页 |
2.常用中药及其在药膳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3.制作方法 | 第24页 |
(六) 药膳应用原则及其禁忌阐述与探讨 | 第24-31页 |
1.药膳应用原则 | 第24-29页 |
2.药膳食用禁忌 | 第29-31页 |
二、中医药膳现代应用及其进展的整理与研究 | 第31-46页 |
(一) 现代应用的现状及分析 | 第32-39页 |
1.按加工特点分类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 第32-34页 |
2.按作用特点分类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 第34-39页 |
(二) 实验研究进展概况及评述 | 第39-43页 |
1.强身健体药膳的机理研究 | 第40页 |
2.美容药膳的机理研究 | 第40-41页 |
3.治病药膳的机理研究 | 第41页 |
4.抗衰老药膳的机理研究 | 第41-42页 |
5.抗癌药膳的机理研究 | 第42-43页 |
(三) 临床研究进展概况及评述 | 第43-46页 |
1.药膳食疗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运用的概况及评述 | 第43-45页 |
2.药膳食疗在疑难杂症的临床运用的概况及评述 | 第45页 |
3.药膳食疗在"富贵病"、老年病临床运用的概况及评述 | 第45-46页 |
三、中医药膳发展前景的设想与展望 | 第46-51页 |
(一) 开拓药膳市场方法的探讨 | 第47页 |
(二) 应用现代技术开发药膳的建议 | 第47-48页 |
(三) 扩大药膳应用范围的设想 | 第48-49页 |
(四) 深入研究药膳的展望 | 第49-51页 |
四、讨论 | 第51-52页 |
五、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