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家庭网关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7-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第2章 家庭网络系统 | 第10-20页 |
·家庭网络的需求与发展 | 第10-11页 |
·家庭网络协议和标准 | 第11-16页 |
·家庭网络底层协议简介 | 第11-14页 |
·家庭网络中间件层协议简介 | 第14-15页 |
·其它协议 | 第15-16页 |
·家庭网络的传输媒介 | 第16-17页 |
·有线传输方式 | 第16-17页 |
·无线传输方式 | 第17页 |
·家庭网络Internet接入技术 | 第17-19页 |
·家庭网络的宽带接入 | 第17-18页 |
·嵌入式Internet技术 | 第18-19页 |
·家庭网关 | 第19-20页 |
第3章 IPv6协议 | 第20-39页 |
·IPv6的特点 | 第20-21页 |
·IPv6基本首部 | 第21-22页 |
·IPv6扩展首部 | 第22-23页 |
·IPv6地址 | 第23-29页 |
·IPv6地址结构 | 第23-24页 |
·IPv6地址空间 | 第24页 |
·IPv6地址类型 | 第24-29页 |
·ICMPv6 | 第29-31页 |
·ND协议 | 第31-33页 |
·ND选项 | 第31页 |
·ND报文 | 第31-32页 |
·ND基本过程 | 第32-33页 |
·IPv6路由 | 第33-34页 |
·IPv6过渡技术 | 第34-39页 |
·双栈技术 | 第34-35页 |
·隧道技术 | 第35-37页 |
·协议翻译 | 第37-39页 |
第4章 家庭网关的设计 | 第39-55页 |
·家庭网络的硬件架构 | 第39页 |
·家庭网关的软件架构 | 第39-45页 |
·操作系统的选定 | 第40-41页 |
·IPv6的实现 | 第41-45页 |
·Linux的裁减 | 第45-50页 |
·引导程序的创建 | 第45-46页 |
·内核的创建 | 第46-47页 |
·创建文件系统映像 | 第47-48页 |
·建立Linux根文件系统 | 第48-50页 |
·家庭网关中路由功能的实现 | 第50-55页 |
·RIPng报文 | 第51页 |
·RIPng的实现 | 第51-55页 |
第5章 IPv6家庭网关试验 | 第55-61页 |
·Linux IPv6实验 | 第55-60页 |
·IPv6内核编译 | 第55-56页 |
·IPv6网络配置 | 第56-57页 |
·模拟家庭网络IPv6路由器 | 第57-60页 |
·试验分析 | 第60-61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1-62页 |
·项目总结 | 第61页 |
·项目继续工作的方向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