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成员隐私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隐私和隐私权 | 第12-19页 |
·隐私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对隐私概念的不同看法 | 第12-13页 |
·对隐私主体的分析 | 第13页 |
·对隐私客体的分析 | 第13-15页 |
·隐私权的概念及特征 | 第15-19页 |
·隐私权的概念 | 第15-17页 |
·隐私权的特征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家庭成员隐私权的界定 | 第19-24页 |
·家庭成员的概念 | 第19-20页 |
·家庭成员隐私权的界定 | 第20-24页 |
·家庭能否成为隐私权的主体 | 第20-21页 |
·家庭成员隐私权的客体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有关家庭成员隐私权的的权利冲突与平衡 | 第24-39页 |
·家庭内的权利冲突 | 第25-34页 |
·家庭成员共同隐私保护中的权利冲突 | 第25-28页 |
·成年人隐私权与配偶权的冲突 | 第28-30页 |
·未成年隐私权与父母监护权的冲突 | 第30-33页 |
·父母隐私权与子女知情权的冲突 | 第33-34页 |
·家庭外的权利冲突 | 第34-36页 |
·协调平衡有关家庭成员隐私权冲突的原则 | 第36-39页 |
·利益衡平原则 | 第36-37页 |
·保护妇女儿童隐私倾斜原则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家庭成员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完善 | 第39-48页 |
·我国家庭成员隐私权立法现状 | 第40-41页 |
·我国家庭成员隐私权保护的对策 | 第41-48页 |
·隐私权立法模式选择 | 第41-42页 |
·四部民法典草案评议及其建议 | 第42-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