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头果组培微繁体系的建立及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前言 | 第10-19页 |
| 一、蒜头果的概况 | 第10-12页 |
| 二、蒜头果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三、林木组织培养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 四、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研究进展 | 第16页 |
| 五、展望 | 第16-18页 |
| 六、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9-32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 ·材料的处理和培养方法 | 第19-20页 |
| ·观察统计方法 | 第20页 |
| ·二十四碳—15—烯酸测定方法 | 第20页 |
| ·数据分析及统计 | 第20-21页 |
| ·组培微繁体系建立的试验方案设计 | 第21-27页 |
| ·外植体灭菌试验 | 第21-22页 |
| ·蒜头果种胚无菌苗的诱导及继代试验 | 第22-23页 |
| ·种胚无菌苗各部位芽的直接诱导试验 | 第23页 |
| ·种胚无菌苗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 | 第23-24页 |
| ·种胚无菌苗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芽分化试验 | 第24-25页 |
| ·生根试验 | 第25-26页 |
| ·移栽试验 | 第26-27页 |
| ·悬浮培养体系研究的试验方案设计 | 第27-32页 |
| ·胚乳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增殖试验 | 第27-28页 |
| ·胚乳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试验 | 第28-32页 |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53页 |
| ·蒜头果组培微繁体系的建立 | 第32-44页 |
| ·外植体灭菌 | 第32-33页 |
| ·蒜头果种胚无菌苗诱导与继代的试验结果 | 第33-35页 |
| ·种胚无菌苗不同部位及实生苗茎段芽的直接诱导 | 第35-40页 |
| ·不同激素配组对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不同激素配组对下胚轴愈伤组织芽分化的影响 | 第41-42页 |
| ·生根试验 | 第42页 |
| ·移栽试验 | 第42-44页 |
| ·蒜头果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研究 | 第44-53页 |
| ·胚乳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增殖 | 第44-47页 |
| ·胚乳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 | 第47-53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53-58页 |
| ·影响蒜头果组培微繁的主要因素 | 第53-55页 |
| ·材料消毒灭菌 | 第53页 |
| ·基本培养基 | 第53-54页 |
| ·外源激素 | 第54-55页 |
| ·种胚无菌苗移栽基质及看护管理 | 第55页 |
| ·细胞悬浮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55-58页 |
| ·接种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 ·pH值的影响 | 第56页 |
| ·不同碳源的影响 | 第56-57页 |
| ·蔗糖浓度的影响 | 第57页 |
| ·摇床转速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59-60页 |
| ·芽的直接诱导与增殖 | 第59页 |
| ·种胚无菌苗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芽分化 | 第59页 |
| ·生根试验 | 第59页 |
| ·高产细胞系的筛选 | 第59页 |
| ·悬浮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图版说明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