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基于和谐理念的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论文的选题背景第11-12页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论文相关的基础理论第18-26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18-19页
   ·教育经济学理论第19-22页
     ·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第19-21页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第21页
     ·教育投资的回报率第21-22页
   ·和谐管理理论第22-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现状及现行资助体系第26-44页
   ·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现状第26-33页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第26页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理念的历史演变第26-28页
     ·高校贫困生的规模与构成分析第28-30页
     ·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第30-32页
     ·高校贫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2-33页
   ·我国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第33-37页
   ·我国现行资助体系的主要特点第37-38页
   ·我国现行资助体系存在的主要矛盾第38-39页
   ·我国现行资助体系在现实运行中面临的困境第39-43页
     ·资助体系运行中国家面临的困境第39-40页
     ·资助体系运行中社会面临的困境第40-41页
     ·资助体系运行中学校面临的困境第41-42页
     ·资助体系运行中学生面临的困境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国外大学生资助政策及其借鉴第44-50页
   ·国外大学生资助政策与措施第44-47页
     ·无偿性资助第44-45页
     ·有偿性资助第45-47页
     ·推迟付费性资助第47页
   ·国外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借鉴第47-49页
     ·国外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启示第47-48页
     ·完善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应重点考虑的因素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基于和谐理念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第50-71页
   ·基于和谐理念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的原则与要求第50-52页
   ·基于和谐理念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本架构第52-63页
     ·加大政府投入和监管力度合理调整收费政策第52-53页
     ·以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种贷款模式第53-56页
     ·国家助学金制度第56-58页
     ·勤工助学作为资助体系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增长点第58-61页
     ·优化资助体系内部结构第61-63页
   ·加快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第63-69页
     ·建立资助体系运行的法律保障第63-65页
     ·建立起全社会捐资助学的良性机制第65-67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第67页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资助体系运行的和谐校园环境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6章 我国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评价研究第71-80页
   ·层次分析法概述第71-74页
     ·方法简介第71-73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第73-74页
   ·资助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第74-77页
     ·资助资金的充裕程度第74-75页
     ·资助政策的有效性第75-77页
     ·资助效果的满意度第77页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有效性的综合评价第77-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7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实证分析第80-90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贫困生的基本情况第80-81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面临的困难第81-83页
     ·资助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矛盾相当突出第81页
     ·资助体系中各种资助政策和措施不匹配问题第81-82页
     ·贫困生的资格认定问题与研究生贷款问题第82-83页
     ·贫困生教育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83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第83-89页
     ·发挥奖学金激励功能第85页
     ·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第85-86页
     ·大力开展勤工助学工作第86页
     ·落实西部助学有关政策第86-87页
     ·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资助工作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结论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患者血浆抗MPO抗体、铜蓝蛋白和MPO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FPGA的TS图文字幕平台设计与硬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