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木耳(云耳、黑木耳)论文

交配反应与简并PCR在黑木耳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 生物学特性第11-12页
 2 遗传标记及其在食用菌遗传分析中的应用第12-14页
   ·形态标记第12页
   ·细胞学标记第12-13页
   ·生化标记第13页
   ·DNA分子标记第13-14页
 3 交配型研究第14-19页
   ·交配系统第14-15页
   ·黑木耳的极性问题第15-16页
   ·交配型标记第16-17页
   ·简并引物扩增第17-19页
 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30页
 1 试验材料第20-24页
   ·供试菌株第20页
   ·供试培养基第20-21页
   ·供试试剂第21-23页
     ·原生质体制备用试剂第21页
     ·荧光染色试剂第21页
     ·DNA提取系列试剂第21-22页
     ·PCR反应系列试剂第22-23页
     ·感受态细胞制备及克隆用试剂第23页
   ·仪器与设备第23-24页
 2 试验方法第24-30页
   ·原生质体单核化第24-25页
     ·菌丝体的培养第24页
     ·酶解反应第24-25页
     ·原生质体纯化及再生第25页
     ·原生质体单核体交配型鉴定第25页
   ·单孢分离第25-26页
     ·孢子的收集第25页
     ·孢子单核体的制备第25-26页
     ·交配型的鉴定第26页
   ·交配试验第26页
     ·同一菌株内的亲本-F_1代交配试验第26页
     ·菌株之间的亲本-F_1代交配试验第26页
   ·单核体的遗传分析第26-28页
     ·菌丝培养及收集第26页
     ·DNA的提取第26-27页
     ·DNA的检测第27页
     ·ISSR引物筛选第27页
     ·PCR扩增第27页
     ·数据处理第27-28页
   ·简并引物扩增第28-30页
     ·DNA的制备第28页
     ·PCR反应体系第28页
     ·电泳检测第28-29页
     ·克隆与测序第29页
     ·序列分析比较第29-30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0-53页
 1 原生质体单核化第30-31页
   ·原生质体单核化菌株的再生情况第30-31页
   ·原生质体单核体交配型分析第31页
 2 单孢分离第31-32页
   ·孢子萌发及镜检第31-32页
 3 交配试验第32-40页
   ·新科1号与新科5号第32-34页
   ·菌株139和菌株8129第34页
   ·新科5号与黑29第34-36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6-40页
     ·新科1号与新科5号配对试验分析第36-37页
     ·新科5号菌株亲本与子代的相似性分析第37-38页
     ·菌株139与菌株8129的配对试验分析第38-39页
     ·新科5号与黑29配对试验分析第39-40页
 4 单核体的遗传分析第40-43页
   ·供试菌株第40页
   ·引物筛选第40-41页
   ·ISSR分析第41-42页
   ·遗传相似系数第42页
   ·聚类分析第42-43页
 5 简并引物扩增第43-53页
   ·br1F与br1R扩增第43-51页
     ·扩增特异性条带第43-45页
     ·克隆及测序第45-48页
     ·序列分析第48-49页
     ·各菌株序列比较第49-51页
   ·引物组合Hox1F与Hox1R的扩增第51-53页
     ·扩增产物及序列第51-52页
     ·序列分析第52-53页
第四章 讨论第53-59页
 1 关于黑木耳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第53页
 2 交配型标记第53-54页
   ·配对试验第53-54页
   ·关于交配型标记在黑木耳菌株鉴别中的应用第54页
 3 序列标记第54-56页
   ·简并PCR第54-55页
     ·引物的选择第54-55页
     ·扩增产物的分析第55页
   ·利用序列标记进行菌株鉴别的复杂性第55-56页
   ·关于序列标记的应用前景第56页
 4 数据处理第56-57页
   ·关于交配型标记中的数据处理第56页
   ·关于序列标记的数据处理第56-57页
 5 ISSR标记及其在黑木耳单核体遗传分析中的应用第57-59页
参考文献(References)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读期间发表与课题相关的文章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OA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富氧燃烧方式下煤粉燃烧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