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3-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公司信用与公司登记制度 | 第15-21页 |
| ·公司信用的界定 | 第15-17页 |
| ·公司信用的概念 | 第15-17页 |
| ·公司信用的特征 | 第17页 |
| ·公司登记制度对公司信用的彰显、保障 | 第17-18页 |
| ·公司信用基础对公司登记制度的影响 | 第18-21页 |
| ·资本信用论及其对公司登记制度的影响 | 第18-20页 |
| ·资产信用论及其对公司登记制度的影响 | 第20-21页 |
| 第3章 我国公司登记制度考察 | 第21-33页 |
| ·我国公司登记立法体系 | 第21-22页 |
| ·我国公司登记的种类、事项 | 第22-25页 |
| ·公司登记的种类 | 第22-23页 |
| ·公司登记的事项 | 第23-25页 |
| ·我国公司登记的审查与公示 | 第25-27页 |
| ·我国公司登记的审查 | 第25-26页 |
| ·我国公司登记的公示 | 第26-27页 |
| ·我国公司登记的效力 | 第27-29页 |
| ·公司登记效力的一般研究 | 第27-28页 |
| ·公司登记效力的具体分析 | 第28-29页 |
| ·我国公司登记社会功用分析 | 第29-33页 |
| ·公司市场准入和异动监控 | 第29-31页 |
| ·保障交易安全 | 第31页 |
| ·增进交易效率 | 第31-33页 |
| 第4章 我国公司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公司信用的缺失 | 第33-37页 |
| ·我国公司登记审查方式的缺陷 | 第33-34页 |
| ·我国公司登记公示制度的缺陷 | 第34-35页 |
| ·我国公司登记效力的缺陷 | 第35-36页 |
| ·我国公司登记存在的问题导致公司信用缺失 | 第36-37页 |
| 第5章 完善公司登记制度,保障公司信用 | 第37-48页 |
| ·公司登记审查方式的完善 | 第37页 |
| ·公司登记公示制度的完善 | 第37-39页 |
| ·完善登记簿查询制度 | 第37-38页 |
| ·完善登记公告制度 | 第38-39页 |
| ·明确公司登记效力 | 第39-40页 |
| ·完善登记申请人及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 第40-41页 |
| ·完善公司登记机关及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 第41-44页 |
| ·完善公司登记机关的法律责任 | 第41-43页 |
| ·完善公司登记机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 第43-44页 |
| ·公司资本制度的刑法完善 | 第44-48页 |
| ·增设虚报实收资本罪 | 第44-45页 |
| ·修改虚报注册资本罪的追诉标准 | 第45-46页 |
| ·正确界定抽逃出资罪的主体 | 第46页 |
| ·增设欺诈增资罪 | 第46页 |
| ·规定违规减资罪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