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要素流动下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空间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导论第12-29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基本概念第14-18页
     ·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第14-15页
     ·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区域经济增长第15-16页
     ·地方公共服务、政府行为目标与税收竞争第16-18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其评述第18-2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4-26页
     ·简要评述—问题的提出第26页
   ·研究的思路与结构第26-29页
     ·研究对象与基本假设第26-27页
     ·思路与方法第27页
     ·结构安排第27-29页
第一章 空间视角下公共服务供给的一般理论第29-44页
   ·空间经济分析方法第29-30页
     ·空间经济分析的发展演变第29页
     ·空间经济分析的研究方法第29-30页
   ·公共服务空间配置第30-37页
     ·空间下的公共服务第30-32页
     ·公共服务层次及其空间配置的理论解释第32-36页
     ·地方政府职责第36-37页
   ·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分析理论第37-44页
     ·人口流动与地方政府规模第37-40页
     ·要素流动与地方公共服务第40-42页
     ·地方公共服务空间分析的基本逻辑第42-44页
第二章 单一区域下公共服务供给与要素生产率第44-57页
   ·公共服务的最优供给与消费者最优支出结构第44-48页
     ·单一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和消费者最优支出结构第44-45页
     ·单一区域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和消费者最优支出结构第45-48页
   ·公共服务供给与要素收益—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第48-54页
     ·基本模型—公共服务与要素投入的基本关系第49-50页
     ·公共服务供给与要素生产率第50-54页
   ·考虑税收后的公共服务与要素生产率第54-57页
第三章 两区域下的要素流动与地方公共服务第57-106页
   ·要素流动与地方公共服务第57-58页
     ·公共服务供给对要素流动的影响第57-58页
     ·要素流动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第58页
   ·基本模型—两区域、两部门、两要素(2×2×2)模型第58-64页
     ·模型的选择第58-59页
     ·消费者行为第59-62页
     ·生产者行为第62-63页
     ·要素的空间流动方程第63-64页
   ·公共服务与要素流动—不考虑本地交易成本的均衡分析第64-82页
     ·短期均衡条件下公共服务对要素收益的影响分析第64-74页
     ·长期均衡条件下公共服务对要素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第74-82页
   ·公共服务与要素流动—考虑本地交易成本的均衡分析第82-96页
     ·短期均衡下的公共服务与要素流动第82-89页
     ·长期均衡的公共服务与要素流动第89-96页
   ·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对要素流动的影响分析第96-98页
   ·要素流动、财政竞争与资源配置效率第98-104页
   ·例外的讨论第104-106页
     ·消费者对公共服务供给数量的影响第104页
     ·流动要素与公共服务供给关系的例外第104-106页
第四章 不同要素流动、公共服务与财政竞争第106-122页
   ·两区域下的资本、劳动力流动模型第106-107页
     ·基本假设第106页
     ·模型的设定第106-107页
   ·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第107-112页
     ·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公共服务模型第107-108页
     ·劳动力流动无成本条件下的公共服务与资本、劳动力流动第108-109页
     ·考虑技术变量的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公共服务模型第109-111页
     ·劳动力流动有成本下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公共服务模型第111-112页
   ·资本、劳动力流动与财政竞争第112-117页
     ·资本、劳动力与财政竞争基本模型第112-114页
     ·基于财政收入结构的财政竞争模型分析第114-117页
   ·资本、劳动力流动的进一步讨论第117-122页
     ·资本、劳动力流动与税负结构第117-119页
     ·特定条件下资本、劳动力流动、公共服务与财政竞争第119-122页
第五章 要素流动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弹性分析第122-147页
   ·弹性概念的提出第122-123页
     ·公共服务特征的再讨论第122页
     ·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弹性第122-123页
   ·要素流动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弹性的总体分析第123-128页
   ·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的供给弹性第128-141页
     ·基本模型第128页
     ·生产性的公共服务的弹性分析第128-134页
     ·生活性的公共服务的弹性分析第134-140页
     ·比较与分析第140-141页
   ·不同要素流动的公共服务供给弹性第141-147页
     ·劳动力流动无成本条件下劳动力、资本流动的公共服务供给弹性分析第141-143页
     ·劳动力流动有成本条件下劳动力、资本流动的公共服务供给弹性分析第143-145页
     ·比较与分析第145-147页
第六章 我国要素流动与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证分析第147-173页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与结构第147-157页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范围第147-151页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规模与结构第151-157页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第157-162页
     ·地区差距、公共服务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第157-159页
     ·地区差距、各省财政负担与经济增长第159-160页
     ·地区差距、各省公共服务供给(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第160-161页
     ·比较与分析第161-162页
   ·我国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效应分析第162-166页
     ·计量经济模型选择第162页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第162-163页
     ·实证分析及结果第163-166页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弹性分析第166-173页
     ·模型的数学形式和参数第166-167页
     ·数据来源第167页
     ·实证分析及结果第167-173页
结论第173-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6页
附录第186-211页
致谢第211-212页
作者简历第212-21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13-21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课题与获奖第214页

论文共2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沙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现状分析与调查研究
下一篇:在校学生的精神损害赔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