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技术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总论 | 第8-21页 |
·硝基苯概述 | 第8-10页 |
·硝基苯生产概况 | 第8-9页 |
·硝基苯废水来源、特点及危害 | 第9-10页 |
·硝基苯废水处理现状 | 第10-14页 |
·物理处理方法 | 第10-11页 |
·化学处理方法 | 第11-13页 |
·生物处理方法 | 第13-14页 |
·原位修复技术 | 第14-18页 |
·PRB 技术 | 第15-16页 |
·PRB 技术特点 | 第16-17页 |
·PRB 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异位修复技术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原位修复实验研究 | 第21-42页 |
·实验机理 | 第21-24页 |
·原电池作用和电场作用 | 第21-22页 |
·铁的氧化还原作用 | 第22-23页 |
·铁的混凝作用 | 第23-24页 |
·实验内容 | 第24-25页 |
·活性碳吸附容量实验 | 第24页 |
·正交实验 | 第24-25页 |
·铁碳微电解和零价铁修复效果对比试验 | 第25页 |
·动态模拟实验 | 第2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41页 |
·活性碳吸附容量的测定 | 第25-27页 |
·正交实验 | 第27-33页 |
·铁碳混合填料和单纯铁修复效果对比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动态模拟实验结果 | 第34-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异位修复实验研究 | 第42-59页 |
·实验原理 | 第42-46页 |
·Fenton 试剂氧化作用机理 | 第42-44页 |
·混凝技术原理 | 第44-46页 |
·实验内容 | 第46页 |
·Fenton 氧化反应最佳条件的确定 | 第46页 |
·验证实验 | 第46页 |
·混凝实验 | 第4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6页 |
·Fenton 最佳条件的确定 | 第46-53页 |
·验证实验 | 第53-55页 |
·混凝实验 | 第55-56页 |
·原位、异位修复综合比较 | 第56-58页 |
·修复效果比较 | 第56-57页 |
·运行成本初步估计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9-61页 |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建议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摘要 | 第66-69页 |
ABSTRACT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导师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