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关于架空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计算的研究 | 第10-12页 |
·关于架空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防护的研究 | 第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雷电概述 | 第14-20页 |
·雷电放电过程 | 第14-15页 |
·感应雷过电压的定义及其形成的物理机理 | 第15-17页 |
·感应雷过电压的定义 | 第15页 |
·感应雷过电压形成的物理机理 | 第15-17页 |
·雷电参数 | 第17-19页 |
·雷暴日与雷暴小时 | 第17页 |
·雷电流参数 | 第17-18页 |
·雷电流的等值波形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架空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的计算 | 第20-30页 |
·计算感应雷过电压的几点假设 | 第20页 |
·雷电通道周围电磁场的计算 | 第20-24页 |
·大地为理想导体时雷电通道周围电磁场的计算公式 | 第20-24页 |
·大地为非理想导体时雷电通道周围电磁场的计算公式 | 第24页 |
·架空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的计算 | 第24-29页 |
·雷电流的波形 | 第25-26页 |
·大地为理想导体时架空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的计算 | 第26-28页 |
·大地为非理想导体时架空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的计算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计算模型与参数分析 | 第30-48页 |
·计算模型的验证 | 第30-32页 |
·大地为理想导体 | 第30-31页 |
·大地为非理想导体 | 第31-32页 |
·参数分析 | 第32-46页 |
·雷电流幅值的影响 | 第33-35页 |
·雷电流波头时间的影响 | 第35-37页 |
·雷电回击速度的影响 | 第37-40页 |
·线路高度的影响 | 第40-43页 |
·雷击点距离线路水平距离的影响 | 第43-45页 |
·大地电导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架空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的防护分析 | 第48-68页 |
·波沿平行多导线系统的传播 | 第48-53页 |
·大地为理想导体 | 第48-50页 |
·大地为非理想导体 | 第50-53页 |
·加装耦合导线后架空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的计算 | 第53-54页 |
·大地为理想导体 | 第53-54页 |
·2 大地为非理想导体 | 第54页 |
·10kV架空线路中耦合导线安装位置的分析 | 第54-61页 |
·导线三角形排列 | 第54-58页 |
·导线垂直排列 | 第58-61页 |
·10kV架空线路中感应雷屏蔽线最佳安装位置的计算 | 第61-67页 |
·导线三角形排列 | 第61-65页 |
·导线垂直排列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附录 ATPDraw仿真程序简介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