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永磁电机论文

双转子混合励磁轴向磁通切换永磁电机设计、分析与优化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 轴向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1 轴向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第15-17页
        1.3.2 混合励磁型轴向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第17-19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2页
2 DRHE-ASFPM电机结构设计第22-36页
    2.1 DRHE-ASFPM电机拓扑结构第22-23页
    2.2 DRHE-ASFPM电机调磁机理第23-24页
        2.2.1 永磁励磁第23页
        2.2.2 混合励磁第23-24页
    2.3 DRHE-ASFPM电机初始设计第24-34页
        2.3.1 主要结构尺寸第24-25页
        2.3.2 功率方程第25-27页
        2.3.3 定、转子和绕组设计第27-32页
        2.3.4 初始尺寸第32-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DRHE-ASFPM电机三维有限元建模与优化设计第36-52页
    3.1 DRHE-ASFPM电机三维参数化有限元建模第36页
    3.2 电机裂比优化第36-38页
    3.3 定子结构优化第38-43页
        3.3.1 定子侧齿宽第38-40页
        3.3.2 定子中间齿宽第40-41页
        3.3.3 定子轭部轴向长度第41-43页
    3.4 转子结构优化第43-47页
        3.4.1 转子极宽第43-45页
        3.4.2 转子极扇形角度第45-47页
    3.5 不同槽极配合DRHE-ASFPM电机性能对比第47-50页
        3.5.1 气隙磁密第47-48页
        3.5.2 永磁磁链和反电动势第48-49页
        3.5.3 齿槽转矩第49-50页
        3.5.4 调磁特性第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4 DRHE-ASFPM电机电磁特性分析第52-66页
    4.1 磁场分布第52-53页
        4.1.1 永磁励磁第53页
        4.1.2 混合励磁第53页
    4.2 气隙磁密第53-54页
    4.3 永磁磁链第54-56页
    4.4 反电动势第56-58页
    4.5 绕组电感第58-60页
        4.5.1 电枢绕组自感与互感第59页
        4.5.2 励磁绕组自感第59-60页
        4.5.3 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互感第60页
    4.6 转矩性能第60-63页
        4.6.1 齿槽转矩第60-61页
        4.6.2 电磁转矩第61-63页
    4.7 调磁特性第63-64页
    4.8 本章小结第64-66页
5 DRHE-ASFPM电机齿槽转矩分析第66-74页
    5.1 DRHE-ASFPM电机齿槽转矩第66-67页
    5.2 DRHE-ASFPM电机齿槽转矩缩减方法第67-73页
        5.2.1 定子/转子齿面开辅助槽第67-70页
        5.2.2 定子槽口斜切第70-71页
        5.2.3 定子槽口斜切和齿面开辅助槽第71-73页
    5.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 DRHE-ASFPM电机实验分析第74-80页
    6.1 DRHE-ASFPM电机样机第74-76页
    6.2 DRHE-ASFPM电机实验平台第76页
    6.3 DRHE-ASFPM电机实验验证第76-78页
        6.3.1 反电动势第76-77页
        6.3.2 齿槽转矩第77页
        6.3.3 调磁调速特性第77-78页
    6.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7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7.1 总结第80-81页
    7.2 展望第81-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江经济带PM2.5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非遗传承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 ——以《雕刻生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