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加强与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9页
一、责任与行政责任第9-21页
 (一) 责任的词源分析第9-10页
 (二) 行政责任的概念与形式第10-21页
二、问责制与行政问责制第21-27页
 (一) 问责制的涵义第21-23页
 (二)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和特点第23-27页
三、它山之石——国外官员问责制研究第27-30页
 (一) 明确问责的前提,划定公务员责任第27页
 (二) 从制度和法律上建立健全问责体制第27-28页
 (三) 建立专门机构监督和保证问责制的实行第28-29页
 (四) 实行政务公开,发挥公众和传媒的监督作用第29-30页
四、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成效第30-44页
 (一) 我国目前行政问责制的法律、政策依据第30-32页
 (二)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践第32-38页
 (三) 地方实施问责的探索第38-44页
五、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第44-49页
 (一) 问责法律体系不健全,没有统一立法第44页
 (二) 问责权利主体缺位、混乱,异体问责相对薄弱第44-45页
 (三) 问责客体和对象方面权责不清,导致问责不明第45-46页
 (四) 问责内容缺乏法律规范,问责标准弹性过大第46页
 (五) 转型中的社会环境还不能有力地促进问责制的推行第46-47页
 (六) 缺乏行政问责的配套措施第47页
 (七) 缺乏行政问责救济途径第47-49页
六、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建设和完善第49-56页
 (一) 营造和谐的“问责文化”,增强公民的问责意识第49页
 (二) 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将问责制与建设和谐社会有机结合第49-50页
 (三) 健全和强化异体问责机制第50-51页
 (四) 明确责任认定标准,严格行政问责程序第51-52页
 (五) 推进行政问责配套制度建设第52-53页
 (六) 健全行政问责救济制度第53-54页
 (七) 加强问责机制的立法,创设中国行政问责法第54-56页
结束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承担的课题第65-66页
后记第66-68页
详细摘要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桥联酰腙和酰基硫脲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下一篇: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及其校正值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