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等离子点火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等离子体电弧数值模拟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等离子体射流数值模拟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本章小节 | 第17-18页 |
2 等离子点火装置的系统构成及点火机理 | 第18-29页 |
·等离子点火装置的系统构成 | 第18-21页 |
·等离子发生器 | 第18-19页 |
·等离子燃烧器 | 第19-20页 |
·电源系统 | 第20-21页 |
·控制系统 | 第21页 |
·辅助系统 | 第21页 |
·等离子体电弧的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典型的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流动传热过程分析 | 第22-24页 |
·等离子发生器内流动传热过程分析 | 第24-26页 |
·等离子体射流对煤粉的促燃 | 第26-28页 |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3 等离子发生器出口温度的理论计算 | 第29-35页 |
·电弧区等离子体向压缩空气的传热量分析 | 第29-30页 |
·等离子体出口的温度计算 | 第30-34页 |
·氧气解离度的计算 | 第31-33页 |
·系统的能量平衡 | 第33-34页 |
·本章小节 | 第34-35页 |
4 等离子发生器内直流电弧数值模拟 | 第35-49页 |
·磁流体力学模型 | 第35-37页 |
·基本守恒方程 | 第35-36页 |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36页 |
·湍流模型 | 第36-37页 |
·ANSYS软件简介 | 第37-40页 |
·ANSYS的模拟能力 | 第37-38页 |
·求解问题步骤 | 第38-40页 |
·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 | 第40-42页 |
·几何模型 | 第40-41页 |
·边界条件 | 第41-42页 |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42-48页 |
·温度与速度结果及分析 | 第42-45页 |
·功率对电极温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压缩空气对电极温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冷却水对电极冷却的影响 | 第47-48页 |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5 煤粉燃烧的数学模型 | 第49-64页 |
·基本守恒方程 | 第49-50页 |
·湍流模型 | 第50-52页 |
·各湍流模型介绍 | 第50-51页 |
·标准k-ε模型 | 第51-52页 |
·离散相模型 | 第52-55页 |
·离散相模型简介 | 第52-53页 |
·颗粒的轨道计算 | 第53-55页 |
·气相湍流燃烧模型 | 第55-58页 |
·各气相湍流燃烧模型介绍 | 第55-56页 |
·混合分数/概率密度函数模型(Mixture fraction/PDF) | 第56-58页 |
·挥发分析出模型 | 第58-60页 |
·各挥发分析出模型介绍 | 第58-59页 |
·双方程竞争反应模型 | 第59-60页 |
·焦炭燃烧模型 | 第60-61页 |
·焦炭燃烧模型概述 | 第60页 |
·动力学/扩散控制反应速率模型 | 第60-61页 |
·辐射换热模型 | 第61-63页 |
·辐射换热模型概述 | 第61-62页 |
·P-1模型 | 第62-63页 |
·本章小节 | 第63-64页 |
6 等离子点火模拟结果分析 | 第64-82页 |
·FLUENT软件简介 | 第64页 |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64-66页 |
·几何模型 | 第64-66页 |
·边界条件 | 第6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6-81页 |
·燃烧器内煤粉气流着火过程 | 第66-73页 |
·一次风速对煤粉点火的影响 | 第73-75页 |
·煤粉浓度对点火的影响 | 第75-77页 |
·一次风速入口角度对点火的影响 | 第77-81页 |
·本章小节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附录A 等离子点火装置基本参数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