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树矢量化模型及计算机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系统可靠性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10页 |
·故障树分析法及其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故障树分析方法 | 第10-11页 |
·故障树分析方法的特点 | 第11页 |
·故障树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 第11-12页 |
·故障树建树概述 | 第12-13页 |
·故障树建树的意义 | 第12页 |
·故障树建树方法分类 | 第12-13页 |
·故障树自动建树的意义 | 第13页 |
·故障树自动建树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 第13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故障树的分析法概述 | 第15-21页 |
·故障树基本知识 | 第15页 |
·故障树的规范化 | 第15-17页 |
·顺序与门变换为与门 | 第15-16页 |
·表决门变换为或门和与门的组合 | 第16-17页 |
·异或门的变换 | 第17页 |
·禁门的变换 | 第17页 |
·故障树的简化 | 第17-18页 |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第18-20页 |
·割集和最小割集 | 第18-19页 |
·径集和最小径集 | 第19页 |
·割集重要度 | 第19-20页 |
·结构重要度 | 第20页 |
·故障树的定性定量分析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3章 故障树矢量化分析 | 第21-27页 |
·故障树矢量化定义 | 第21-22页 |
·矢量化技术分类 | 第21页 |
·故障树矢量化 | 第21-22页 |
·故障树矢量化分析 | 第22-27页 |
·数据输入 | 第22-23页 |
·图形绘制及存储 | 第23-25页 |
·矢量化输出 | 第25-27页 |
第4章 故障树计算机方法研究主要算法 | 第27-39页 |
·故障树计算机方法数理基础 | 第27-29页 |
·下行法(Fussell算法) | 第27-28页 |
·上行法 | 第28-29页 |
·故障树计算机方法算法实现 | 第29-37页 |
·故障树割集容量、数量确定方法 | 第29-30页 |
·最小径集的计算方法 | 第30-34页 |
·事件逻辑操作的计算机实现 | 第34-37页 |
·故障树软件的计算机实现思想 | 第37-39页 |
·矢量化分层的建树思想 | 第37页 |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软件设计思想 | 第37-39页 |
第5章 故障树软件系统设计 | 第39-54页 |
·开发环境和设计语言选择 | 第39-40页 |
·Visual C++简介 | 第39-40页 |
·MFC简介 | 第40页 |
·本故障树软件的主要特点 | 第40-45页 |
·矢量化的思想 | 第40-42页 |
·树图标准化、规范化 | 第42页 |
·图形编辑与事件说明的分离 | 第42页 |
·提高程序通用性 | 第42-43页 |
·自定义用户类型 | 第43页 |
·计算过程的优化 | 第43-45页 |
·本系统中的文档/视图设计 | 第45-46页 |
·绘制事件图 | 第45-46页 |
·编辑及生成事件图 | 第46页 |
·实现过程 | 第46页 |
·抽象基类 | 第46页 |
·类的层次性 | 第46页 |
·重点功能的实现方法 | 第46-51页 |
·切分窗口 | 第47-48页 |
·选择事件图 | 第48-50页 |
·鼠标形状的改变 | 第50-51页 |
·关键技术 | 第51-54页 |
·视图控件的数据结构表示 | 第51-52页 |
·作图函数 | 第52-54页 |
第6章 故障树软件系统应用 | 第54-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 (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