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实验一、楔状缺损与(牙合)力的关系 | 第12-17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2-14页 |
| 结果 | 第14-17页 |
| 实验二、调(牙合)与否对楔状缺损疗效的影响 | 第17-2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 结果 | 第19-21页 |
| 典型病例 | 第21-22页 |
| 讨论 | 第22-32页 |
| 1.楔状缺损(wedge shaped defect WSD/non-carious lesion NCL)的病因 | 第22-26页 |
| 2.T-Scan Ⅱ型咬合检测仪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 第26-30页 |
| 3.调(?)对楔状缺损治疗的影响 | 第30-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附图 | 第33-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4-45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