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一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在模拟油藏环境下的生长与运移实验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0 前言第14-16页
1 文献综述第16-48页
   ·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第16-20页
     ·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16页
     ·提高采收率技术简介及应用现状第16-20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第20-34页
     ·影响微生物活动的油藏环境第20-24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的历史第24-27页
     ·微生物采油机理第27-30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分类第30-32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优势与局限第32-34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现场试验情况第34-42页
     ·国外微生物采油技术现场试验情况第34-38页
     ·国内微生物采油技术现场应用情况第38-42页
   ·室内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42-46页
     ·油藏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第42-44页
     ·微生物在岩石毛细孔隙中的运移第44-46页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问题第46-48页
     ·研究内容第46-4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47页
     ·拟解决的问题第47-48页
2 一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 G2)的驱油性能评价第48-57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9-54页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49-50页
     ·菌种和培养基第50-51页
     ·实验方法第51-5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56页
     ·G2 菌在不同类型原油培养基中的生长第54页
     ·G2 菌对原油的降粘作用第54页
     ·G2 菌对原油和液体石蜡的乳化和分散作用第54-55页
     ·G2 菌作用后表面张力的变化第55页
     ·盲管驱油实验第55页
     ·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3 G2 菌适宜生长条件的实验研究第57-70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57-59页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57-58页
     ·实验方法第58-59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9-69页
     ·碳源的影响第59-60页
     ·氮源的影响第60-61页
     ·碳源浓度的影响第61-62页
     ·氮源浓度的影响第62-63页
     ·温度的影响第63-64页
     ·PH 的影响第64-65页
     ·盐度的影响第65-66页
     ·氧的影响第66-67页
     ·压力的影响第67-68页
     ·菌株G2 的发酵动态第68-69页
   ·小结第69-70页
4 G2 菌在模拟油藏环境下的生长实验研究第70-90页
   ·室内模拟油藏环境下生长实验配气量的确定第70-76页
     ·油藏非生物因素耗氧实验研究第70-74页
     ·细菌生长耗氧量的估算第74-75页
     ·室内模拟油藏环境下生长实验配气量的确定第75-76页
   ·G2 菌在模拟油藏环境下的生长和代谢第76-88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76-83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83-88页
   ·小结第88-90页
5 采油微生物在岩石毛细孔隙中的运移实验研究第90-115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90-97页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90-91页
     ·菌种和培养基第91-92页
     ·实验方法第92-9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7-113页
     ·影响微生物运移的因素第98-110页
     ·微生物滞留机理探讨第110-113页
   ·小结第113-115页
6 结论第115-118页
   ·结论第115-117页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磨料射流油井割缝技术与理论的研究
下一篇:多安全策略融合的安全数据库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