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条件下二甲苯海上泄漏后行为与归宿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二甲苯的基本性质及危害 | 第10-12页 |
| ·物理及化学性质 | 第10-11页 |
| ·危害辨识资料 | 第11-12页 |
| 2 溢苯行为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12-26页 |
| ·几个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 ·传输过程 | 第12页 |
| ·浓度 | 第12-13页 |
| ·分子扩散 | 第13-15页 |
| ·层流的随流扩散 | 第15-16页 |
| ·紊动扩散 | 第16-20页 |
| ·紊动扩散的拉格朗日法 | 第16-19页 |
| ·紊动扩散的欧拉法 | 第19-20页 |
| ·剪切流中的离散 | 第20-25页 |
| ·一维纵向移流离散方程 | 第20-23页 |
| ·平面二维移流离散方程 | 第23-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3 水动力学模型及溢苯模型简介 | 第26-33页 |
| ·水动力学模型 | 第26-30页 |
| ·水动力学模型的发展 | 第27-28页 |
| ·水动力学数值模型的分类 | 第28-30页 |
| ·溢苯模型 | 第30-33页 |
| ·二甲苯漂移预测模式 | 第31页 |
| ·质心的位置预测 | 第31-32页 |
| ·溢苯瞬时扩散面积计算 | 第32-33页 |
| 4 二甲苯挥发试验 | 第33-38页 |
| ·实验方案 | 第33页 |
| ·实验结果 | 第33-36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 5 东营港水动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8-51页 |
|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组 | 第38-42页 |
| ·基本方程组 | 第38-40页 |
| ·分步杂交解法 | 第40-42页 |
| ·东营港地形资料 | 第42-43页 |
| ·计算海域潮流模型 | 第43-51页 |
| ·计算域和网格设置 | 第43-45页 |
| ·参数的选取 | 第45页 |
| ·水边界强迫水位输入 | 第45-46页 |
| ·潮位验证 | 第46-47页 |
| ·潮流验证 | 第47-48页 |
| ·计算潮流场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 6 二甲苯海上泄漏数值模拟预测研究 | 第51-64页 |
| ·事故模拟 | 第51-52页 |
| ·溢苯地点 | 第51页 |
| ·化工品和泄漏量 | 第51页 |
| ·风况 | 第51页 |
| ·潮时段 | 第51-52页 |
| ·溢苯模拟结果 | 第52-63页 |
| ·海上漂移路径 | 第52-54页 |
| ·二甲苯扩散面积及残留量 | 第54-63页 |
| ·二甲苯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 第63-64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