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公共政策及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基本理论 | 第14-21页 |
·公共政策的涵义 | 第14-16页 |
·学术界本质内涵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 第14-15页 |
·公共政策的涵义 | 第15-16页 |
·政治学视角下的公共政策价值 | 第16-17页 |
·公共政策价值 | 第16页 |
·政治学视野中的分析 | 第16-17页 |
·现代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 第17-21页 |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的定义 | 第17-18页 |
·现代政府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历史演进 | 第21-26页 |
·西方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 | 第21-24页 |
·对西方传统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反思 | 第21-22页 |
·对西方现代公共政策价值追求的借鉴 | 第22-24页 |
·我国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历史与现实考证 | 第24-26页 |
·中国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第一阶段:政治理想主义 | 第24-25页 |
·中国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第二阶段:功利主义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和谐社会”理念支持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探析 | 第26-33页 |
·公平:“和谐社会”理念支持的公共政策主要价值取向 | 第27-29页 |
·“和谐社会”理念 | 第27页 |
·和谐社会对公共政策的公平性诉求 | 第27-29页 |
·中国公共政策的大政方针中渗透的社会公平原则 | 第29-33页 |
第四章 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现实困境 | 第33-41页 |
·和谐社会面临的考验 | 第33-36页 |
·机会不公 | 第33-35页 |
·收入分配不公 | 第35页 |
·司法不公 | 第35-36页 |
·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冲突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价值冲突的均衡——构建和谐的政策结构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和谐社会”理念支持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实现途径 | 第41-48页 |
·以公平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价值依据和基础 | 第42-43页 |
·公共政策制定必须以社会正义、公平至重,兼顾效率 | 第42页 |
·公共政策制定要符合公共性,以公共利益至上 | 第42页 |
·公共政策制定必须符合民主化原则 | 第42-43页 |
·公共政策制定要考虑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保护 | 第43页 |
·在政策运行过程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原则 | 第43-46页 |
·推进政治社会化,大力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 | 第43-44页 |
·加强理性与法律权威,使公共政策执行合法化、公开化 | 第44页 |
·建立有效的政策监控机制,防止政策执行的偏差 | 第44-45页 |
·改善政策传播机制,使目标群体认同、拥护政策 | 第45页 |
·建立健全公共政策执行的责任追究制度 | 第45-46页 |
·把公平精神贯穿于公共政策的评估过程 | 第46-48页 |
·加大宣传力度,确实提高对政策评估上作用及其意义的认识 | 第46页 |
·加大对政策评估的投入 | 第46页 |
·拓宽和健全政策评估的信息渠道及系统 | 第46-47页 |
·把政策评估纳入制度化轨道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读研期间发表文章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