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法构建数字岩心技术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构建数字岩心资料的获取 | 第16-30页 |
·图像处理技术 | 第16-22页 |
·图像的预处理 | 第16-18页 |
·图像分割 | 第18-22页 |
·背散射电子(BSE)成像技术 | 第22-28页 |
·BSE-SEM原理介绍 | 第22-27页 |
·BSE图像分析 | 第27-28页 |
·构建数字岩心资料的实际获取过程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过程法构建数字岩心算法研究 | 第30-66页 |
·过程法简介 | 第30页 |
·模拟沉积过程方法 | 第30-48页 |
·沉积过程模拟假设 | 第31-32页 |
·沉积颗粒初始下落位置的确定 | 第32-33页 |
·颗粒沉积过程中的典型事件 | 第33-41页 |
·颗粒最终平衡位置的确定 | 第41-43页 |
·沉积算法的计算机模拟 | 第43-48页 |
·压实算法研究 | 第48-52页 |
·算法原理介绍 | 第48-49页 |
·压实算法的计算机模拟 | 第49-52页 |
·成岩算法研究 | 第52-64页 |
·胶结作用研究 | 第53-60页 |
·自生粘土的沉淀作用研究 | 第60-62页 |
·成岩算法的计算机模拟 | 第62-64页 |
·边界条件 | 第64页 |
·最终数字岩心的确定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数字岩心特征描述 | 第66-74页 |
·孔隙度及其比表面积 | 第66-67页 |
·局部孔隙度分布函数 | 第67-70页 |
·局部渗流概率函数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实例计算与分析 | 第74-94页 |
·实例1-模拟构建样品C1 的数字岩心 | 第75-80页 |
·获取建模资料 | 第75-76页 |
·过程法构建样品C1 的数字岩心 | 第76-80页 |
·实例2-模拟构建样品D1 的数字岩心 | 第80-84页 |
·获取建模资料 | 第80-81页 |
·过程法构建样品D1 的数字岩心 | 第81-84页 |
·实例3-模拟构建样品I1 的数字岩心 | 第84-87页 |
·获取建模资料 | 第84-85页 |
·过程法构建样品I1 的数字岩心 | 第85-87页 |
·实例数字岩心特征对比分析 | 第87-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94-96页 |
·主要结论 | 第94页 |
·建议 | 第94-95页 |
·创新点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