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论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构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论第9-14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2-14页
第一章 行政指导的缘起及其制度构建的必要性第14-25页
 一、西方国家行政指导制度之发轫及其比较第14-19页
  (一) 日本的制度实践和理论认识第14-15页
  (二) 德国的制度实践和理论认识第15-17页
  (三) 美国的制度实践和理论认识第17页
  (四) 日本、德国和美国行政指导制度之比较第17-19页
 二、我国行政指导发展现状第19-23页
  (一) 传统行政管理思维的转变第19-21页
  (二) 我国行政指导制度实践现状第21-23页
 三、我国构建行政指导制度的必要性第23-25页
第二章 行政指导法律性质的确认:以具体类型为研究基础第25-33页
 一、行政指导实践原则的变化与对其不可诉性的质疑第25-26页
 二、我国行政指导行为的具体类型第26-30页
 三、我国行政指导的法律性质第30-33页
  (一) 法定管理行为第30-31页
  (二) 以行政资源为基础的程序行为第31页
  (三) 具有准强制力的、可能会产生法律后果的行政行为第31-33页
第三章 行政指导的定义、形式界定及基本原则第33-39页
 一、行政指导的定义第33页
 二、行政指导的形式界定第33-36页
  (一) 建议第34页
  (二) 提醒第34页
  (三) 辅导第34-35页
  (四) 示范第35页
  (五) 规劝第35页
  (六) 公示第35-36页
 三、行政指导的基本原则第36-39页
  (一) 职权法定原则第36页
  (二) 自愿原则第36-37页
  (三) 信赖保护原则第37页
  (四) 公开原则第37页
  (五) 公正原则第37页
  (六) 程序合法原则第37-38页
  (七) 责任救济原则第38-39页
第四章 行政指导的程序规划及相对人救济方式选择第39-45页
 一、行政指导的程序规划第39-41页
  (一) 信息公开程序第39-40页
  (二) 公众参与程序第40页
  (三) 风险评估程序第40页
  (四) 实施评价程序第40-41页
 二、行政指导相对人救济方式设计第41-45页
  (一) 诉讼范围及判决种类第42-43页
  (二) 赔偿与补偿第43-44页
  (三) 举证责任第44-45页
第五章 行政指导制度的立法与政策落实第45-48页
 一、对现有立法的修订第45-46页
  (一) 对《行政诉讼法》的修订第45-46页
  (二) 对《行政复议法》的修订第46页
 二、在《行政程序法》中进行专章规定第46-47页
 三、相关文件政策的拟定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个人简历第52页
已发表文章目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合理性原则对公安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下一篇:宪政视角下的妇女平等就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