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绪论 | 第7-12页 |
·前言 | 第7页 |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MPa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轴压构件试验研究 | 第12-26页 |
·试验目的和内容 | 第12页 |
·试验目的 | 第12页 |
·试验内容 | 第12页 |
·材性、试件及试验装置 | 第12-15页 |
·材性 | 第12页 |
·试件 | 第12-14页 |
·试验装置 | 第14-15页 |
·试验过程及破坏特征 | 第15-19页 |
·加载制度 | 第15页 |
·试验过程及破坏特征 | 第15-19页 |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9-25页 |
·初始几何缺陷 | 第19-21页 |
·荷载—轴向压缩位移曲线 | 第21-23页 |
·荷载—弯曲位移曲线 | 第23-24页 |
·荷载—应变曲线 | 第24-25页 |
·试验结果 | 第25-26页 |
·MPa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轴压构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26-55页 |
·前言 | 第26页 |
·本文有限元模型特点 | 第26-29页 |
·材料非线性问题 | 第26-27页 |
·几何非线性问题 | 第27-29页 |
·接触非线性分析 | 第29页 |
·本文有限元模型建立过程 | 第29-34页 |
·分析模型概述 | 第29-30页 |
·单元类型选取 | 第30页 |
·模型材料特性 | 第30页 |
·边界条件的建立 | 第30-33页 |
·单元的划分 | 第33-34页 |
·本文有限元模型分析过程 | 第34-35页 |
·模型特征屈曲分析 | 第34页 |
·模型非线性极限荷载分析 | 第34-35页 |
·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35-48页 |
·有限元模型计算的极限荷载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35-36页 |
·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柱子构件的荷载-压缩位移图 | 第36-41页 |
·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柱子构件的荷载-弯曲位移图 | 第41-44页 |
·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柱子构件的应力云图 | 第44-45页 |
·有限元分析破坏情况与试验中破坏现象对比 | 第45-46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屈曲过程分析 | 第46-48页 |
·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计算 | 第48-53页 |
·ANSYS模拟更长柱子分析结果 | 第48-50页 |
·ANSYS模拟不同长度、不同厚度的柱子分析结果 | 第50-51页 |
·ANSYS模拟初始几何缺陷分析结果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MPa高强冷弯型钢轴压构件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 | 第55-63页 |
·概述 | 第55页 |
·550MPa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计算方法探讨 | 第55-59页 |
·550MPa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屈服强度f_y的取用 | 第55-56页 |
·有效面积A_e的计算 | 第56-57页 |
·550MPa高强冷弯薄壁型钢稳定系数φ的选取 | 第57-58页 |
·本文550MPa高强钢材轴压柱承载力计算建议方法 | 第58-59页 |
·本文建议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ANSYS计算结果对比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结语 | 第63-66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63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 第64-66页 |
6.致谢 | 第66-67页 |
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67-68页 |
8.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9.附录 | 第72-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