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无机复合抗菌粉体的制备及其在棉类织物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19页 |
| ·抗菌材料的国内外发展 | 第10-11页 |
| ·国外抗菌材料的发展状况 | 第10页 |
| ·我国抗菌材料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 ·抗菌的概念及其分类 | 第11-13页 |
| ·抗菌的概念 | 第11页 |
| ·抗菌剂的分类 | 第11-13页 |
| ·抗菌织物开发的意义及其发展 | 第13-14页 |
| ·抗菌织物开发的意义 | 第13-14页 |
| ·抗菌织物的发展 | 第14页 |
| ·用超细无机抗菌剂制备纺织品的开发现状 | 第14-15页 |
| ·抗菌织物的整理对抗菌剂的要求 | 第15-16页 |
| ·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测试 | 第16-18页 |
| ·试验菌种的选择 | 第16页 |
| ·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 第16-18页 |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超细无机抗菌粉体制备工艺 | 第19-50页 |
| ·超细粉体制备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 ·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19-22页 |
| ·液相合成超细粉体材料过程的工程特征 | 第22-24页 |
| ·超细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第24-26页 |
| ·抗菌剂的性能评价 | 第26-27页 |
| ·抗菌性能 | 第26页 |
| ·抗菌范围 | 第26页 |
| ·持续性 | 第26-27页 |
| ·耐热性 | 第27页 |
| ·耐光性 | 第27页 |
| ·安全性 | 第27页 |
| ·超细无机抗菌剂的制备实验 | 第27-44页 |
| ·试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 ·抗菌剂制备方案 | 第28-29页 |
| ·抗菌粉体制备的工艺流程 | 第29-31页 |
| ·抗菌复合粉体中各种成分的确定 | 第31页 |
| ·抗菌粉体制备过程优化 | 第31-42页 |
| ·多因素正交试验 | 第42-44页 |
| ·抗菌剂的性能检测及其表征 | 第44-49页 |
| ·试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44-45页 |
| ·抗菌剂的性能检测 | 第45-47页 |
| ·抗菌剂的表征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三章 超细复合粉体的分散性研究 | 第50-65页 |
| ·超细粉体分散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50-53页 |
| ·超细粉体团聚的原因 | 第50页 |
| ·超细粉体的分散方法 | 第50-52页 |
| ·提高分散性的途径 | 第52-53页 |
| ·超声波对超细粉体材料的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53-59页 |
| ·分散原理 | 第53页 |
| ·试验部分 | 第53-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分散剂对超细微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第59-63页 |
| ·分散剂分散的理论基础 | 第59-60页 |
| ·试验部分 | 第60-63页 |
| ·小结 | 第63-65页 |
| 第四章 棉类抗菌纺织品的制备 | 第65-78页 |
| ·棉纤维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 第65页 |
| ·织物抗菌整理原理 | 第65-67页 |
| ·有控制地释放 | 第66页 |
| ·再生模式 | 第66页 |
| ·障碍或阻塞作用 | 第66-67页 |
| ·抗菌织物的制备方法 | 第67-69页 |
| ·抗菌纤维加工方法 | 第67-68页 |
| ·后整理法 | 第68-69页 |
| ·抗菌织物的性能评价 | 第69-70页 |
| ·抗菌织物抗菌性能 | 第69页 |
| ·抗菌织物的耐洗性能 | 第69页 |
| ·抗菌织物的透湿性 | 第69-70页 |
| ·抗菌织物的耐候性 | 第70页 |
| ·试验部分 | 第70-75页 |
| ·试验材料、药品和仪器 | 第70-71页 |
| ·抗菌织物制备试验方案 | 第71页 |
| ·抗菌织物制备工艺过程 | 第71-72页 |
| ·抗菌整理浆料中原料试剂量的确定 | 第72-74页 |
| ·整理浆料过程优化 | 第74-75页 |
| ·涂布量的确定 | 第75页 |
| ·抗菌织物的性能检测 | 第75-77页 |
| ·小结 | 第77-78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8-80页 |
| 谢辞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附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