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36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1-16页 |
第二节 研究目标、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第18-32页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32-36页 |
第二章 我国银行业市场进入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第36-68页 |
第一节 本章的定义界定 | 第36-40页 |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制度变迁三种动力的假说 | 第40-44页 |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市场进入制度变迁的行为主体及效用函数分析 | 第44-52页 |
第四节 我国银行业市场进入制度变迁的博弈模型 | 第52-64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64-68页 |
第三章 以新设方式进入时的博弈行为分析 | 第68-101页 |
第一节 “新设”方式的进入壁垒分析 | 第68-75页 |
第二节 市场进入的二元区域博弈行为分析 | 第75-80页 |
第三节 “进入—容纳—壁垒”的策略博弈 | 第80-93页 |
第四节 在位者与潜在进入者两大群体的进化博弈分析 | 第93-97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97-101页 |
第四章 以参股方式进入时的博弈行为分析 | 第101-133页 |
第一节 在位者选择战略投资者的博弈分析 | 第101-105页 |
第二节 参股比例的博弈分析 | 第105-111页 |
第三节 银行股权转让的双价博弈分析 | 第111-121页 |
第四节 股权转让的讨价还价博弈分析 | 第121-129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29-133页 |
第五章 以新设方式进入后的博弈行为分析 | 第133-155页 |
第一节 中资银行业务结构的现状与国际比较 | 第133-134页 |
第二节 进入后的“市场分割”博弈分析 | 第134-144页 |
第三节 “新设”进入后的存款保险制度博弈分析 | 第144-152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52-155页 |
第六章 以参股方式进入后的博弈行为分析 | 第155-173页 |
第一节 外资参股进入后的市场定位博弈 | 第155-160页 |
第二节 参股进入后的控制权博弈 | 第160-163页 |
第三节 参股后的技术转让博弈分析 | 第163-169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69-173页 |
第七章 对两种不同进入方式的博弈行为分析 | 第173-203页 |
第一节 进入方式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173-179页 |
第二节 潜在进入者对进入方式的博弈选择 | 第179-188页 |
第三节 在位银行对进入方式的博弈 | 第188-192页 |
第四节 政府对不同进入方式的博弈 | 第192-198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98-203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203-216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203-209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209-214页 |
第三节 论文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214-216页 |
参考文献 | 第216-225页 |
后记 | 第225-2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