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21页 |
1 一般资料 | 第9-11页 |
·病例来源 | 第9页 |
·采集时间 | 第9页 |
·病例的选择与分组 | 第9-10页 |
·诊断标准 | 第10页 |
·纳入标准 | 第10页 |
·排除标准 | 第10-11页 |
·脱落与处理 | 第11页 |
2 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 | 第11-12页 |
·术前准备 | 第11页 |
·手术操作规程 | 第11页 |
·术后措施 | 第11-12页 |
3 手术疗效评定及A1 组与A2 组,B1 组与B2 组中骨块是否需要处理的统计 | 第12-15页 |
·术后随访观察 | 第12页 |
·临床疗效评价 | 第12-13页 |
·影像学指标的评价 | 第13-15页 |
4 统计学方法 | 第15-16页 |
5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16-21页 |
·伤椎处疼痛情况的VAS 评分 | 第16页 |
·汉化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 第16页 |
·FRANKEL 脊髓损伤分级缓解情况 | 第16-17页 |
·伤椎椎体后缘骨块在椎管内占位大小 | 第17-18页 |
·COBB 角测量 | 第18-19页 |
·X 线侧位片上伤椎椎体前、后缘平均高度的测量 | 第19-20页 |
·术前CT 检查显示椎体后缘骨块≤1/3 及>1/3 例数统计 | 第20-21页 |
讨论 | 第21-25页 |
1 椎体后缘骨块产生机制 | 第21页 |
2 后缘骨块复位的结构基础 | 第21-22页 |
3 后缘骨块突入椎管所致的椎管狭窄与脊髓损伤的关系 | 第22页 |
4 除后缘骨块外其他因素与脊髓损伤的关系 | 第22-23页 |
5 评价椎体后缘骨块占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 第23页 |
6 胸腰椎爆裂骨折一般的治疗方案 | 第23页 |
7 以椎体后缘骨块占位1/3 为分组(A1 与A2、B1 与B2)标准的来源 | 第23-24页 |
8 胸腰椎椎体后缘骨块占位大小与手术中骨块复位方式的探究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综述 | 第29-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详细摘要 | 第4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