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试论新《公司法》背景下的公司资本缴纳制度--以分期缴纳制度为中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18页
 一、公司资本制度立法缘由回溯第11-13页
 二、公司资本缴纳制度在学界之“前生今世”—研究文献综述第13-15页
  (一) 国内研究状况与文献综述第13-14页
  (二) 国外研究状况与文献综述第14-15页
 三、通往罗马城的大道—研究方法第15-18页
  (一) 比较分析方法第15-16页
  (二) 法解释学方法第16页
  (三) 历史分析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公司资本缴纳制度立法的基础解析第18-26页
 第一节 公司合同理论的解说第18-21页
  一、公司资本缴纳立法的公司合同模本价值第18-20页
  二、公司资本缴纳立法的公司合同漏洞补充机制价值第20-21页
 第二节 利益衡量理论的阐释第21-26页
  一、利益衡量的逻辑起点—主要利益群体及其利益的识别第22-23页
  二、利益衡量的重要环节—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第23-25页
  三、利益衡量的核心内容—利益评价与利益选择第25-26页
第二章 公司资本制的内涵及其立法的价值导向第26-31页
 第一节 公司资本缴纳制度的鼻祖—法定资本制第26-28页
 第二节 普通法系公司法的结晶—授权资本制第28-29页
 第三节 公司资本缴纳制度的中庸之道—折衷资本制第29-31页
第三章 我国公司资本缴纳制度的变革第31-36页
 第一节 公司资本制度立法理念导向转型第31-33页
 第二节 公司资本缴纳制度之变化及资本制度模式的定位第33-36页
第四章 法定资本制下分期缴纳立法的缺漏与填补第36-70页
 第一节 分期缴纳适用对象上的模糊及其明确化第36-41页
  一、有限公司股东增资缴纳一体适用分期缴纳第38-40页
  二、股份公司股东增资缴纳的分期缴纳适用之否定第40-41页
 第二节 衍生型一人公司资本缴纳规则之不足及其完善第41-46页
  一、当下个人信用与个人信用制度现状概览第42-44页
  二、衍生型一人公司资本缴纳规则现状及应然选择探析第44-46页
 第三节 未缴付出资股权让与合同效力刍议第46-53页
  一、合同预期理论的解说第47-48页
  二、实践与理论的分野—区分受让人主观是否明知第48-49页
  三、对上述理论的超越第49-53页
 第四节 现金出资与其他形式出资区别适用分期缴纳论衡第53-57页
  一、现金出资与其他形式出资价值波动幅度之差异第53-55页
  二、德、日立法借鉴第55-57页
  三、区别现金出资与其他形式出资适用分期缴纳第57页
 第五节 未缴清出资股权的表决权问题论辩第57-62页
  一、有限公司未缴清出资股权的表决权问题识别第58-60页
  二、股份公司未缴清出资股权的表决权问题辨析第60-62页
 第六节 未按期缴纳出资股东的责任承担机制建构第62-70页
  一、责任承担规定缺失导致的利益失衡第63-64页
  二、建构未按期缴纳出资股东责任承担机制第64-70页
结束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一、著作及译著类第72-73页
 二、编著类第73页
 三、杂志类第73-74页
 四、中文网站类第74-75页
 五、外文论著类第75-7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6-77页
后记第77-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比较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压水堆严重事故模型评价研究
下一篇:企业专用岸线利用效能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