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9-17页 |
| ·共同海损的概念 | 第9-11页 |
| ·共同海损的概念和作用 | 第9-10页 |
| ·共同海损成立的基础和构成要件 | 第10-11页 |
| ·共同海损的制度的沿革 | 第11-13页 |
| ·共同海损制度的法律渊源 | 第13-17页 |
| ·《约克-安特卫普规则》在世界各国共同海损中的运用 | 第13-14页 |
| ·我国有关共同海损的理算规则 | 第14-17页 |
| 第2章 对当代共同海损制度的评价 | 第17-30页 |
| ·当代共同海损制度的不完善之处 | 第17-18页 |
| ·共同海损制度过于复杂 | 第17页 |
| ·船货双方在共同海损制度中的权利义务失衡 | 第17-18页 |
| ·共同海损制度存在的价值 | 第18-22页 |
| ·共同海损制度存在减少海上承运人的风险负担 | 第18-19页 |
| ·共同海损制度在海上承运人免责范围逐渐缩小的情况下,共同海损制度存在的价值 | 第19-20页 |
| ·从对共同海损的法律性质的探讨来分析其存在的价值 | 第20-22页 |
| ·共同海损制度实施的实际效果 | 第22-27页 |
| ·当代共同海损事故处理的总体成本与效率分析 | 第22-23页 |
| ·认定共同海损范围的不同原则造成事故处理困难 | 第23-25页 |
| ·寻求货主分摊共同海损的困难 | 第25-26页 |
| ·2004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将救助报酬排除在共同海损范围之外的效果分析 | 第26-27页 |
| ·我国《海商法》中有关共同海损制度的条款分析 | 第27-30页 |
| ·我国《海商法》第193条和第194条两条的矛盾 | 第27-28页 |
| ·我国《海商法》中缺少对具体共同海损项目和时效的规定 | 第28-30页 |
| 第3章 当代共同海损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30-44页 |
| ·对共同海损制度取消论和保险代替论的驳斥 | 第30-32页 |
| ·立法中扩大不予理算的范围,简化理算手续 | 第32-34页 |
| ·设定一个标准值,增加一条“小于标准值共同海损条款” | 第32-33页 |
| ·在共同海损理算的规则中增加免于理算的案件项目 | 第33页 |
| ·共同海损理算中的理算手续将会进一步简化 | 第33-34页 |
| ·共同海损制度的实际调整范围将相应的减少 | 第34页 |
| ·承运人不可免责过失所致的共同海损分摊处理的灵活化 | 第34-36页 |
| ·承运人的过失责任与分摊联系将会加重承运人的举证责任 | 第36页 |
| ·保险公司在共同海损中发挥作用 | 第36-44页 |
| ·现行保险法律和保险行业关于共同海损的规定 | 第36-39页 |
| ·制定同一公司承保情况下保险公司的理算制度 | 第39页 |
| ·保险制度中增加“自行承担共同海损风险”的制度 | 第39-40页 |
| ·确立货物保险人签署担保函后分摊共同海损损失的制度 | 第40-41页 |
| ·在保险条款中缓引“共同海损吸收条款” | 第41-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