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3页 |
·萃取剂的性质及选择 | 第11-25页 |
·萃取剂的性质与特点 | 第11页 |
·溶剂的选择性 | 第11-12页 |
·溶剂的选择方法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溶剂的优化 | 第23-25页 |
·碳五分离工艺研究进展 | 第25-32页 |
·环戊二烯分离的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异戊二烯分离的研究进展 | 第28-32页 |
·本文工作 | 第32-33页 |
第二章 萃取剂的选择与优化策略 | 第33-48页 |
·分子间作用力分析 | 第33-36页 |
·静电作用 | 第33-34页 |
·诱导作用 | 第34页 |
·色散作用 | 第34-35页 |
·弱化学作用 | 第35-36页 |
·线性溶剂化能简介 | 第36-43页 |
·溶剂特性参数的确定 | 第37-41页 |
·溶质特性参数的确定 | 第41-43页 |
·萃取剂的定性选择与优化策略 | 第43-46页 |
·对二甲苯(1)和间二甲苯(2)分离溶剂的选择 | 第43-44页 |
·环己烷(1)-苯(2)分离溶剂的选择与优化 | 第44页 |
·异丙醚(1)-丙酮(2)分离溶剂的选择 | 第44-45页 |
·丙酮(1)-甲醇(2)分离溶剂的选择与优化 | 第45-46页 |
·碳五馏分分离萃取剂的定性选择与优化 | 第46-47页 |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第三章 线性溶剂化能关系预测无限稀释活度系数 | 第48-62页 |
·运用线性溶剂化能关系计算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可行性分析 | 第48-50页 |
·运用线性溶剂化能关系计算无限稀释活度系数 | 第50-57页 |
·预测关系式的提出 | 第50页 |
·色散项 | 第50-51页 |
·极性项 | 第51页 |
·弱化学作用项 | 第51-52页 |
·计算方法 | 第52页 |
·计算 | 第52-57页 |
·结果讨论 | 第57-61页 |
·本章结论 | 第61-62页 |
第四章 C5 分离溶剂选择及相关气液平衡的测定与关联 | 第62-79页 |
·引言 | 第6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5页 |
·原料及物性 | 第62-63页 |
·装置及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分析方法 | 第64-65页 |
·实验装置的检验 | 第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78页 |
·溶剂选择 | 第65-67页 |
·溶剂优化 | 第67-68页 |
·相关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 第68-78页 |
·本章小节 | 第78-79页 |
第五章 碳五馏分分离的实验研究 | 第79-92页 |
·实验 | 第79-81页 |
·物料及规格 | 第79页 |
·实验装置及其说明 | 第79-80页 |
·萃取精馏操作 | 第80页 |
·分析 | 第80-81页 |
·分离度的计算 | 第8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1-91页 |
·第一步萃取精馏的实验研究 | 第81-86页 |
·第二步分离的实验研究 | 第86-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分离过程模拟与优化 | 第92-121页 |
·精馏的数学模型 | 第92-95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92-94页 |
·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94-95页 |
·实验过程模拟研究 | 第95-104页 |
·第一萃取精馏塔的模拟研究 | 第95-100页 |
·第二步普通精馏塔的模拟研究 | 第100-102页 |
·第二步萃取精馏塔的模拟研究 | 第102-104页 |
·小节 | 第104页 |
·碳五馏分分离过程的模拟优化研究 | 第104-120页 |
·第一萃取塔的模拟研究 | 第104-108页 |
·第一萃取精馏回收塔的模拟研究 | 第108-110页 |
·重组分分离的模拟 | 第110-113页 |
·异戊二烯分离单元全流程模拟与优化 | 第113-115页 |
·后续工艺的研究 | 第115-119页 |
·分离全流程的建立 | 第119-120页 |
·分离工艺的特点 | 第120页 |
·本章小节 | 第120-121页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第121-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8页 |
附录 1 符号说明 | 第138-140页 |
附录 2 溶剂特性参数表 | 第140-145页 |
附录 3 溶质特性参数表 | 第145-148页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48-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