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s | 第4-6页 |
| 缩略语表 | 第6-9页 |
| 1 引言 | 第9-14页 |
| ·绒山羊概况 | 第9-10页 |
| ·我国绒山羊主要品种及特征 | 第9页 |
| ·绒山羊毛被特点 | 第9-10页 |
| ·毛囊概述 | 第10-13页 |
| ·毛囊的结构 | 第10页 |
| ·毛囊的发育及调控 | 第10-11页 |
| ·毛囊的周期波 | 第11-13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2 内蒙古绒山羊毛被生长规律 | 第14-2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4-15页 |
|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 ·实验方法 | 第14-1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5-23页 |
| ·绒山羊D-V 轴毛被生长情况 | 第15-19页 |
| ·绒山羊A-P 轴毛被生长情况 | 第19-23页 |
| ·绒山羊绒毛脱落顺序 | 第23页 |
| ·讨论 | 第23-25页 |
| 3 兴盛期毛囊组织学、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分析 | 第25-34页 |
| ·材料 | 第25-26页 |
| ·样品采集 | 第25页 |
|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 ·主要溶液及试剂配制 | 第25-26页 |
| ·实验步骤 | 第26-30页 |
| ·石蜡切片的制备 | 第26-27页 |
| ·HE 染色 | 第27页 |
| ·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 第27-28页 |
| ·原位杂交 | 第28-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毛囊纵切结果 | 第30-31页 |
| ·免疫组化分析 PCNA 和 NgCAM、K10 在兴盛期毛囊中的表达 | 第31-32页 |
| ·原位杂交检测 BMP4、K15 在兴盛期皮肤中的表达 | 第32-33页 |
| ·讨论 | 第33-34页 |
| 4 结论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