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 第1-18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和范围 | 第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渊源以及研究的现状 | 第15-16页 |
·国外信息化的教学设计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 | 第16页 |
·教学设计研究的一般趋势 | 第16-17页 |
·我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第18-26页 |
·概述 | 第18-20页 |
·教育技术定义 | 第18-19页 |
·现代教育技术定义与研究领域 | 第19-20页 |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区别 | 第20页 |
·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核心理论简述 | 第20-21页 |
·现代教育媒体 | 第20-21页 |
·教学系统设计 | 第21页 |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系统理论 | 第21页 |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传播理论 | 第21-22页 |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层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与趋势 | 第24-26页 |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 第24-25页 |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 第26-33页 |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第26-28页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和特点 | 第26页 |
·“整合”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整合的策略 | 第27-28页 |
·信息技术与教学最优化 | 第28-32页 |
·教学最优化的概念 | 第28页 |
·信息技术与教学最优化的内在联系 | 第28-32页 |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未来教育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 第33-37页 |
·什么是教学设计 | 第33页 |
·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 第33-37页 |
·前期分析 | 第34-35页 |
·教学目标的阐明和评价试题的编制 | 第35页 |
·教学策略的制定 | 第35-36页 |
·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制 | 第36页 |
·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修改 | 第36-37页 |
第五章 信息技术条件下大学物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设计 | 第37-61页 |
·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 | 第37-41页 |
·大学物理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 第37页 |
·大学物理的学科特点 | 第37-38页 |
·信息技术条件下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必要性及其趋势 | 第38-40页 |
·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 第40-41页 |
·信息技术条件下大学物理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41-51页 |
·课程整体分析 | 第41-42页 |
·教学内容分析 | 第42-45页 |
·波动光学的教学设计 | 第45-47页 |
·教学过程设计(针对光的干涉第一节的教学) | 第47-49页 |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 第49-51页 |
·大学物理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 第51-58页 |
·构建大学物理网络教学系统的意义 | 第51-53页 |
·大学物理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 | 第53-56页 |
·大学物理网络教学系统构建的操作步骤 | 第56-58页 |
·大学物理网络教学系统的具体应用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61页 |
·主要内容小结 | 第58-59页 |
·大学物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设计的特点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前景展望 | 第61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反思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