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文献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8页
英文缩略语第8-9页
第一部分 古代文献研究第9-27页
 1、对病名和病证的相关认识第9-10页
 2、《内经》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症状的病机分析第10-16页
  2、1 从气血不足或气滞血瘀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变第10-11页
  2、2 从五脏功能失调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变化第11-16页
   2、2、1 从肝的功能失调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变化第11-12页
   2、2、2 从肾的功能失调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变化第12-13页
   2、2、3 从脾的功能失调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变化第13-16页
    2、2、3、1 从脾的虚实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变化第13页
    2、2、3、2 从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变化第13-14页
    2、2、3、3 从外湿困阻脾气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变化第14页
    2、2、3、4 从脾气虚感受风邪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变化第14-15页
    2、2、3、5 从精神情志伤及脾气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变化第15页
    2、2、3、6 从多脏共病进行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变化第15-16页
 3、《内经》以降历代医籍对慢性疲劳综合怔的病机分析第16-17页
 4、脾胃升降失常与机理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第17-26页
  4、1 脾胃具有转枢人体气机的功能第17-20页
   4、1、1 脾胃气机升降是五脏气机升降出入的核心第18-19页
   4、1、2 脾胃具有转枢人体气血以及经脉之气的功能第19-20页
  4、2 脾胃转枢失常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症基础第20-26页
   4、2、1 脾胃转枢失常为形成多脏腑、多系统病症特点的基础第20-21页
   4、2、2 脾胃气机转枢功能失常导致气血阻滞而形成疼痛第21-22页
   4、2、3 脾胃气机升降与人体的精神活动息息相关第22-26页
    4、2、3、1 神志的产生是气机活动的结果第22-24页
    4、2、3、2 脾胃通过转枢人体气机而影响神志第24-26页
 参考文献第26-27页
第二部分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学病因病机研究及治疗进展第27-44页
 1、病因病机认识第27-31页
  1、1 阴阳失调,气阴两虚第27-28页
  1、2 五脏失调第28-31页
   1、2、1 以肝为主第28页
   1、2、2 以脾为主第28-29页
   1、2、3 位在肝脾第29-30页
   1、2、4 位在心脾第30-31页
 2、治疗进展第31-41页
  2、1 药物治疗第31-38页
   2、1、1 从百合病、虚劳病而治第31-32页
   2、1、2 从气血而治第32-33页
   2、1、3 从脾虚而治第33-34页
   2、1、4 从肝而治第34页
   2、1、5 从肝脾而治第34页
   2、1、6 从心脾而治第34-35页
   2、1、7 分型论治第35-38页
  2、2 针灸治疗第38-39页
  2、3 运动疗法第39页
  2、4 饮食调理与心理疏导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第三部分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及治疗进展第44-54页
 1、诊断标准第44-45页
 2、流行病学特征第45-46页
 3、病因及发病机制第46-49页
  3、1 感染第46页
  3、2 免疫学因素第46-47页
  3、3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第47-48页
  3、4 应激第48页
  3、5 其他因素第48-49页
 4、治疗第49-50页
  4、1 行为心理治疗第49-50页
  4、2 药物治疗第50页
  4、3 其他第50页
 总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第四部分 文献病案分析第54-72页
 1、研究方法第54-56页
  1、1 统计内容第55页
   1、1、1 篇数比较第55页
   1、1、2 病例数比较第55页
   1、1、3 疗效比较第55页
   1、1、4 所用药物频次第55页
  1、2 分类方法第55-56页
 2、研究结果第56-68页
  2、1 符合国际诊断标准的临床报道治疗方法综合比较第56-60页
  2、2 一般临床报道中治疗方法的综合比较第60-63页
  2、3 临床报道中调理脾胃法不同治疗方法的综合比较第63-66页
  2、4 符合国际诊断标准的临床报道中常用药物计次综合比较第66-68页
  2、5 临床报道中行气药在组方中药味数比例综合比较第68页
 3、结论第68-72页
  3、1 关于病名第69页
  3、2 病理以多系统虚损为特点第69页
  3、3 辨证论治以运脾为核心第69-70页
  3、4 治疗中理气药占有重要地位第70页
  3、5 单味药物初筛第70-72页
结语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个人简历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作为违约责任的实际履行
下一篇:探析CRO机制下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