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6页 |
| 1 引言 | 第16-25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 ·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9-21页 |
| ·研究的思路、框架及创新点 | 第21-25页 |
| 2 单部门最优经济增长轨道模型 | 第25-40页 |
| ·连续时间最优经济增长轨道 | 第25-32页 |
| ·连续时间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 ·连续时间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 | 第27-30页 |
| ·连续时间动态规划问题均衡解时的增长率 | 第30-32页 |
| ·离散时间最优轨道 | 第32-34页 |
| ·离散时间动态优划问题的标准化 | 第32-33页 |
| ·离散时间动态优化问题的求解程序 | 第33-34页 |
| ·体现CGE的单部门最优增长轨道模型 | 第34-37页 |
| ·连续时间最快路径(MRAP) | 第37-40页 |
| 3 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 第40-68页 |
| ·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 第40-54页 |
| ·生产模块 | 第41-45页 |
| ·价格模块 | 第45-49页 |
| ·供需平衡模块 | 第49-54页 |
| ·大道模型 | 第54-57页 |
| ·大道模型简介 | 第54-55页 |
| ·多部门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大道模型 | 第55-56页 |
| ·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年计划模型 | 第56页 |
| ·简要评述 | 第56-57页 |
| ·模型的解 | 第57-68页 |
| ·作为特例的Leontief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 第57-58页 |
| ·作为特例的多重嵌套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 第58页 |
| ·作为特例的CGE模型 | 第58-59页 |
| ·多部门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解的性质 | 第59-60页 |
| ·解的求法 | 第60-68页 |
| 4 实证分析 | 第68-93页 |
| ·数据的选取与参数估计 | 第68-77页 |
| ·测算单个部门最优经济增长轨道所需数据的选取与参数估计 | 第68-73页 |
| ·测算多个部门最优经济增长轨道所需数据的选取与参数估计 | 第73-76页 |
| ·测算高速均衡增长轨道所需数据的选取与参数估计 | 第76-77页 |
| ·单部门最优经济增长轨道的测算 | 第77-82页 |
| ·不考虑技术进步时的单部门最优经济增长轨道 | 第77-78页 |
| ·考虑技术进步时单部门最优经济增长轨道 | 第78-82页 |
| ·多部门最优经济增长轨道的测算 | 第82-83页 |
| ·按照CGE迭代的价格模块计算的最优经济增长轨道 | 第82页 |
| ·按照实际投资矩阵计算的最优经济增长轨道 | 第82-83页 |
| ·高速均衡增长轨道的计算 | 第83-85页 |
| ·按照现实最优计算的快车道 | 第83-84页 |
| ·按照CGE计算的最优快车道 | 第84-85页 |
| ·宏观经济结构分析与预测 | 第85-91页 |
| ·宏观经济结构分析 | 第85-89页 |
| ·宏观经济预测 | 第89-91页 |
| ·结语 | 第91-93页 |
| ·本文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 第91页 |
|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91-93页 |
| 附表 | 第93-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 致谢 | 第112-11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