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上篇: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进程 | 第9-24页 |
一、农村税费改革初始阶段(1992 年1 月—2000 年2 月) | 第9-13页 |
(一) 农民负担过重,基层干群关系紧张,农村税费改革从基层艰难起步 | 第9页 |
(二) 以十五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农村税费改革正式动 | 第9-10页 |
(三) 农村税费改革初始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第10-12页 |
(四) 农村税费改革陷入“黄宗曦怪圈” | 第12-13页 |
二、自上而下推开阶段(2000 年3 月—2004 年2 月) | 第13-21页 |
(一) 2000 年安徽全省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 第13-14页 |
(二) 2002 年扩大试点工作暂时搁浅之后重新启动 | 第14页 |
(三)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在摸索中逐步走向全国.. | 第14-15页 |
(四) 农村税费改革推开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第15-19页 |
(五) 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不协调之音 | 第19-21页 |
三、全面取消农业税阶段(2004 年3 月—2006 年5 月) | 第21-24页 |
(一)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举行,农业税全面取消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 第21-22页 |
(二) 从法理上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标志着2600 多年“皇粮国税”历史的终结 | 第22页 |
(三) 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第22-24页 |
下篇:农村税费改革的几点思考 | 第24-42页 |
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 | 第24-28页 |
(一) 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民根本利益得到维护 | 第24-26页 |
(二) 初步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大体上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 | 第26-27页 |
(三) 促进了农村上层建筑变革,加强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 第27页 |
(四) 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乡村公益事业正常发展 | 第27页 |
(五) 改善了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 第27页 |
(六) 调整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 | 第27-28页 |
二、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2页 |
(一) 农村税费改革对地方财力的影响较大,威胁了基层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和乡镇财政解困、农民减负与增收目标的实现 | 第28-30页 |
(二)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村两级历史遗留下来的巨额债务难以消化 | 第30-31页 |
(三)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出现严重缺位 | 第31页 |
(四) 农村税费改革缺乏相关配套改革的有力支撑,在改革进程中没有牢固的制度基础 | 第31-32页 |
三、解决农村税费改革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32-42页 |
(一) 统筹城乡发展,早日完成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到一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 | 第32-34页 |
(二) 加大乡镇机构改革力度,推动农村税费改革深入开展 | 第34-38页 |
(三) 繁荣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 第38-40页 |
(四) 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