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8-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1-16页 |
一、概念界定及操作化 | 第11-13页 |
二、理论假设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农民工及进城农民工子女群体发展渊源 | 第16-20页 |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二、农民工外出方式的变化和进城农民工子女群体的产生 | 第17-18页 |
三、社会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关注 | 第18-20页 |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子女适应性障碍的表现 | 第20-43页 |
一、进城农民工子女生活层面的适应性障碍 | 第20-25页 |
二、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和教育层面的适应性障碍 | 第25-27页 |
三、进城农民工子女行为层面的适应性障碍 | 第27-31页 |
四、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层面的适应性障碍 | 第31-43页 |
第五章 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性障碍归因分析 | 第43-53页 |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影响因素 | 第43-44页 |
二、妨碍进城农民工子女适应性的社会因素 | 第44-49页 |
三、妨碍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性的家庭因素 | 第49-51页 |
四、妨碍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自身因素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改善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性的社会对策 | 第53-61页 |
一、改革显失公平的政策和制度 | 第53-57页 |
二、改变造成农民工子女不良适应性的社会性影响 | 第57-58页 |
三、消除影响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家庭障碍性因素 | 第58-59页 |
四、提高和改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个人素质 | 第59-61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66-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