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前言 | 第1-17页 |
| ·原子簇的定义 | 第10-11页 |
| ·原子簇化学的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 ·含硅团簇的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 ·论文课题选择,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17-39页 |
| ·分子轨道理论 | 第18-21页 |
| ·闭壳层分子的HFR 方程 | 第18-19页 |
| ·开壳层分子的HFR 方程 | 第19-21页 |
| ·电子相关问题 | 第21-29页 |
| ·物理图象 | 第21-22页 |
| ·电子相关能 | 第22-23页 |
| ·组态相互作用(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CI) | 第23-25页 |
| ·耦合簇方法(Coupled-cluster, CC) | 第25-27页 |
| ·微扰理论方法 | 第27-29页 |
|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 第29-31页 |
| ·基组的选择 | 第31-33页 |
| ·振动频率的计算 | 第33-35页 |
| ·谐振频率的计算 | 第33-34页 |
| ·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 第34-35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 ·总能量 | 第35页 |
| ·平衡几何 | 第35-39页 |
| 第三章 Li 原子在Si_n (n=2-7)团簇上吸附的理论研究 | 第39-57页 |
| ·引言 | 第39-41页 |
| ·计算方法 | 第41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41-55页 |
| ·Si_n团簇(n=2-7)的几何构型 | 第4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硅碳混合团簇的结构的理论研究 | 第57-70页 |
| ·引言 | 第57-59页 |
| ·计算方法 | 第59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59-69页 |
| ·最稳定结构 | 第59-65页 |
| ·稳定性 | 第65-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五章 氧气吸附在Si_n(n=5-10)团簇的结构和稳定性 | 第70-91页 |
| ·引言 | 第70-72页 |
| ·计算方法 | 第72-73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73-90页 |
| ·Si_nO(n=5-10)的稳定结构 | 第73-79页 |
| ·S_nO_2 (n=5-10) 的稳定结构 | 第79-84页 |
| ·吸附能 | 第84-86页 |
| ·分解路径和分解能 | 第86-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第六章 Si_nO_n(n=10-18)团簇的稳定构型和电子结构 | 第91-109页 |
| ·引言 | 第91-93页 |
| ·计算方法 | 第93-9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7页 |
| ·Si_nO_n 的稳定结构(n=10-18) | 第94-103页 |
| ·结合能和分解能 | 第103-10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 第一章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 第二章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 第三章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 第四章 参考文献 | 第119-121页 |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第121-124页 |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第124-125页 |
| 摘要 | 第125-128页 |
| Abstract | 第128-13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2-133页 |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