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2. 经济转型与财政政策概述 | 第16-23页 |
·经济转型对财政政策的要求 | 第16-18页 |
·经济转型的内涵 | 第16页 |
·经济转型对财政政策的基本要求 | 第16-18页 |
·经济转型时期财政宏观调控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 | 第18-20页 |
·经济社会结构不合理 | 第18-19页 |
·市场体系不完善 | 第19-20页 |
·财政调控手段缺乏 | 第20页 |
·面临转型带来的经济与社会风险 | 第20页 |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0-23页 |
·财政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 第20-21页 |
·财政政策能够发挥维护经济稳定的作用 | 第21页 |
·财政政策能够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21-23页 |
3. 转型期财政政策实践之一—紧缩的财政政策 | 第23-31页 |
·紧缩财政政策的简要回顾 | 第23-26页 |
·1978~1983年:以紧缩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 | 第23-24页 |
·1984~1991年:以财政金融双紧与治理整顿为主 | 第24-25页 |
·1992~1997年:以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为主 | 第25-26页 |
·紧缩财政政策的总效应—形成了政策周期 | 第26-28页 |
·1978~1981年的“放→热→收→冷” | 第26页 |
·1982~1986年的“放→热→收→冷” | 第26-27页 |
·1987~1990年的“放→热→收→冷” | 第27页 |
·1991~1997年的“放→热→收→冷” | 第27-28页 |
·政策周期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其经验教训 | 第28-31页 |
·政策周期形成的宏观与微观基础 | 第28页 |
·政策周期的形成机理 | 第28-29页 |
·政府在政策周期形成中起了主宰作用 | 第29-30页 |
·经验教训是转变政府职能是发挥政策作用的基础 | 第30-31页 |
4. 转型期财政政策实践之二—积极的财政政策 | 第31-41页 |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分析 | 第31-34页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 | 第31-32页 |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 第34-39页 |
·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增长的拉动效应 | 第34-35页 |
·积极财政政策对消费增长的拉动效应 | 第35-37页 |
·积极财政政策对出口贸易增长的拉动效应 | 第37-39页 |
·积极财政政策不可持续性分析 | 第39-41页 |
·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财政扩张只能是短期政策 | 第39页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的有限性 | 第39-40页 |
·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决定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应该弱化 | 第40-41页 |
5. 转型期财政政策实践之三—稳健的财政政策 | 第41-48页 |
·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分析 | 第41-43页 |
·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目标基本实现 | 第41页 |
·财政政策中的松紧关系在调整,财政支出的扩张性在淡化 | 第41-42页 |
·财政政策的政策目标开始转换 | 第42-43页 |
·稳健财政政策的科学内涵 | 第43-45页 |
·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43-44页 |
·稳健财政政策的三重内涵 | 第44-45页 |
·稳健财政政策下的财政政策内部调整 | 第45-48页 |
·调整优化国债资金的投向和结构 | 第45页 |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 第45页 |
·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加强税收征管 | 第45-46页 |
·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全面启动民间资本 | 第46页 |
·加大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 第46页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6-48页 |
6. 结语 | 第48-52页 |
·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 | 第48-49页 |
·实现短期和中长期财政政策目标的政策运作方式有所不同 | 第49-50页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 | 第50页 |
·公共财政是转型时期财政运行模式的合理选择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