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安多县土门格拉煤田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土门格拉煤田地质调查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3-14页 |
| ·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论文工作概况与完成工作量 | 第17-18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29页 |
| ·区域地层 | 第18-26页 |
| ·概述 | 第18-23页 |
| ·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 | 第23-25页 |
| ·中-上侏罗统 | 第25-26页 |
| ·区域构造 | 第26页 |
| ·区域岩浆岩 | 第26-29页 |
| 第3章 土门格拉煤田含煤岩系岩石学特征与沉积相 | 第29-39页 |
| ·土门煤系岩石学特征 | 第29-31页 |
| ·沉积相 | 第31-34页 |
| ·土门煤系层序地层特点 | 第34-39页 |
| ·层序界面识别 | 第34页 |
| ·层序充填格架及盆地演化 | 第34-39页 |
| 第4章 煤质特征及煤化作用 | 第39-45页 |
| ·煤层对比及煤岩物理性质 | 第39-40页 |
| ·煤样工业指标分析 | 第40-42页 |
| ·煤类及煤化作用分析 | 第42-45页 |
| 第5章 土门格拉煤田盆地演化与聚煤规律 | 第45-57页 |
| ·主要控煤构造及后期对煤层的改造作用 | 第45-50页 |
| ·主要控煤构造分析 | 第45页 |
| ·聚煤期后构造对煤层的改造作用 | 第45-50页 |
| ·土门格拉煤田古地理特征及聚煤盆地演化 | 第50-55页 |
| ·土门格拉煤田岩相古地理特征 | 第50-53页 |
| ·聚煤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第53-55页 |
| ·土门格拉煤田聚煤规律 | 第55-57页 |
| 第6章 土门格拉煤田煤炭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 第57-70页 |
| ·煤田地质勘查与煤炭资源开发现状 | 第57-60页 |
| ·土门格拉煤田最小预测区确定 | 第60-61页 |
| ·最小预测区圈定的原则和依据 | 第60页 |
| ·预测区可靠程度、潜在资源量等级划分原则 | 第60-61页 |
| ·土门格拉煤田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 第61-67页 |
| ·预测参数的确定 | 第61页 |
| ·预测资源量初步估算 | 第61-67页 |
| ·土门格拉煤田勘查工作部署建议 | 第67-70页 |
| ·近期工作部署 | 第67-68页 |
| ·中长期期工作部署 | 第68-70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内部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