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英文缩写或拉丁文对照表 | 第8-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2 纤维素酶产生菌 | 第15-16页 |
3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诱变育种 | 第16-17页 |
4 粪便处理与发酵的方法 | 第17-19页 |
5 本研究工作的思路 | 第19-20页 |
第一章 褐色高温单孢菌模式菌株的活化及其部分生物学和纤维素酶性质的测定 | 第20-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0页 |
·菌种的活化 | 第25页 |
·菌种的保藏 | 第25页 |
·形态及培养特征的观察 | 第25-26页 |
·生理生化试验 | 第26-27页 |
·菌体生长曲线及最适生长条件的测定 | 第27页 |
·纤维素酶的活力测定 | 第27-29页 |
·不同因素对产酶的影响 | 第29页 |
·酶的部分性质 | 第29页 |
·最大酶活力的测定 | 第29-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8页 |
·模式菌株的初步鉴定 | 第30-31页 |
·菌体生长曲线及最适生长条件的测定 | 第31-33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 | 第33-34页 |
·不同因素对产酶的影响 | 第34-35页 |
·酶的性质 | 第35-37页 |
·最大酶活力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3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二章 ~(60)Co-γ射线对纤维素酶产生菌褐色高温单孢菌的辐射诱变选育 | 第39-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孢子悬液的制备 | 第40页 |
·~(60)Co-γ射线诱变方法 | 第40页 |
·诱变剂量的选择 | 第40页 |
·菌株的筛选 | 第40-41页 |
·粗酶液的制备及酶活力的测定 | 第41页 |
·产酶稳定性的测定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的致死率 | 第41-42页 |
·纤维素酶高产株的筛选 | 第42-43页 |
·产酶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 第43页 |
3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诱变株AV5部分生物学和纤维素酶性质的测定 | 第44-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诱变株AV5的形态观察 | 第44-45页 |
·菌体生长曲线及最适生长条件的测定 | 第45-46页 |
·不同因素对产酶的影响 | 第46-48页 |
·酶的性质 | 第48-50页 |
·最大酶活力测定结果 | 第50页 |
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诱变株AV5发酵牛粪试验及其粗纤维降解率的测定 | 第51-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用于发酵的牛粪的准备 | 第51-52页 |
·牛粪发酵料的接种与发酵 | 第52页 |
·牛粪发酵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 第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牛粪生物饲料安全性评价 | 第54-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54页 |
·亚急性毒性试验 | 第54-5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55-56页 |
·亚急性毒性试验 | 第56页 |
3 小结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