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控制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7页
1 绪论第17-34页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常用制备方法概述第17-19页
     ·液相法第17-18页
       ·沉淀法第17页
       ·溶胶-凝胶法第17-18页
       ·喷雾热分解法第18页
       ·水(溶剂)热法第18页
       ·微乳液法第18页
     ·固相法第18-19页
     ·气相法第19页
   ·低温燃烧合成介绍第19-22页
     ·低温燃烧合成概述第19页
     ·低温燃烧合成的分类第19-20页
     ·低温燃烧合成的特点第20-21页
     ·低温燃烧反应的配平第21页
     ·低温燃烧合成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机械化学合成介绍第22-25页
     ·机械化学效应第22-23页
       ·晶格畸变及颗粒非晶化第22-23页
       ·晶体结构变化第23页
       ·同质异构形物质的变化第23页
       ·固相反应第23页
       ·粉体物性变化第23页
     ·机械化学的机理第23-24页
     ·机械化学的应用第24-25页
   ·纳米氧化物在固体推进剂中催化应用的研究现状第25-31页
     ·单一纳米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固体推进剂中催化应用的研究现状第25-29页
       ·纳米Fe_2O_3和Fe_3O_4第25-27页
       ·纳米CuO和Cu_2O第27-28页
       ·纳米PbO、Bi_2O_3和NiO第28-29页
     ·单一纳米稀土氧化物在固体推进剂中催化应用的研究现状第29页
     ·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燃烧催化研究现状第29-31页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1-34页
     ·研究背景第31-32页
     ·研究思路第32-3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2 纳米氧化铈基粉体的盐助溶液燃烧法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34-66页
   ·引言第34-35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5-36页
   ·以乙二醇为燃料溶液燃烧法制备纳米氧化铈基粉体第36-44页
     ·实验部分第36-37页
       ·样品的制备第36页
       ·样品的表征第36-37页
     ·结果和讨论第37-44页
       ·溶液燃烧反应的热力学分析第37-38页
       ·前驱体凝胶的同步TG-DSC分析第38-39页
       ·溶液燃烧合成影响因素的分析第39-41页
         ·乙二醇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第39-41页
         ·煅烧温度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第41页
       ·球磨前后燃烧产物的TEM表征第41-42页
       ·燃烧产物FTIR的分析第42-43页
       ·溶液燃烧合成的纳米(Re_2O_3)_(0.1)(CeO_2)_(1.8)的性能表征第43-44页
   ·盐助溶液燃烧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纳米氧化铈基粉体第44-53页
     ·实验部分第45页
       ·样品的制备第45页
       ·样品的表征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3页
       ·盐助溶液燃烧合成的热量关系第45-46页
       ·添加盐对溶液燃烧产物分散性的影响第46-48页
       ·盐助溶液燃烧合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第48-51页
         ·燃料量(EG/NO_3~-)对盐助溶液燃烧产物的影响第48-49页
         ·NaCl量(NaCl/M)对盐助溶液燃烧产物性质的影响第49-50页
         ·盐种类对盐助溶液燃烧产物性质的影响第50-51页
       ·盐助溶液燃烧法制备高分散性的纳米(Re_2O_3)_(0.1)(CeO_2)_(1.8)粉体第51-53页
         ·加盐对溶液燃烧产物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第51-52页
         ·加盐对溶液燃烧产物其它性质的影响第52-53页
       ·盐助溶液燃烧合成中单分散氧化铈基纳米粒子形成的可能机理第53页
   ·盐助溶液燃烧法快速合成介孔铈锆氧化物固溶体第53-61页
     ·实验部分第54-55页
       ·样品的制备第54-55页
       ·样品的表征第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61页
       ·Ce_(0.75)Zr_(0.25)O_2固溶体XRD的表征第55-56页
       ·盐量和乙二醇量对Ce_(0.75)Zr_(0.25)O_2固溶体性质的影响第56-57页
       ·Ce_(0.75)Zr_(0.25)O_2固溶体的介孔结构第57-60页
         ·介孔Ce_(0.75)Zr_(0.25)O_2的TEM表征第57-58页
         ·介孔Ce_(0.75)Zr_(0.25)O_2的广角和小角X衍射表征第58-59页
         ·介孔Ce_(0.75)Zr_(0.25)O_2的吸附脱附等温曲线第59-60页
       ·盐助溶液燃烧合成介孔Ce_(0.75)Zr_(0.25)O_2中盐的作用机理讨论第60-61页
   ·纳米氧化铈基粉体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第61-64页
     ·AP的热分解特性第62页
     ·纳米氧化铈基粉体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第62-64页
       ·热分析样品的制备与测试第62页
       ·纳米氧化铈基粉体对AP的热分解影响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3 纳米ABO_3稀土氧化物的盐助溶液燃烧法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66-95页
   ·引言第66-68页
   ·试剂及仪器第68-69页
   ·高分散钙钛矿型锰酸镧纳米粒子的盐助溶液燃烧法制备第69-76页
     ·实验部分第69-70页
       ·样品的制备第69-70页
       ·样品的表征第70页
     ·结果与讨论第70-76页
       ·物相分析第70-74页
         ·乙二醇量的影响第70-72页
         ·NaCl量的影响第72-74页
       ·TEM分析第74-75页
       ·盐助溶液燃烧合成纳米LaMnO_3粒子中盐影响粒子形貌的可能机理第75-76页
   ·高分散钙钛矿型NdCoO_3纳米粒子的盐助溶液燃烧法制备第76-79页
     ·引言第76页
     ·实验部分第76页
     ·结果与讨论第76-79页
       ·物相分析第77-78页
       ·产物分散性和形貌的TEM表征第78-79页
   ·纳米ABO_3稀土氧化物的催化性能研究第79-93页
     ·AP催化热分解分析样品的制备与测试第79页
     ·用于热分析的AP/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样品的制备与测试第79-81页
     ·纳米LaMnO_3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第81-84页
     ·纳米NdCoO_3的催化性能及其对AP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第84-90页
       ·不同纳米NdCoO_3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第84-87页
       ·纳米NdCoO_3含量对AP热分解催化性能的影响第87-88页
       ·纳米NdCoO_3对AP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第88-89页
       ·纳米NdCoO_3对AP/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热分解的影响第89-90页
     ·AP的热分解和催化热分解机理分析第90-93页
       ·AP的热分解机理第90-91页
       ·AP的催化分解机理第91-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4 纳米氧化钇和氧化钕的乙二醇凝胶燃烧法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95-114页
   ·引言第95页
   ·试剂及仪器第95-96页
   ·纳米氧化钇的乙二醇凝胶燃烧法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第96-102页
     ·实验部分第96-97页
       ·纳米Y_2O_3的制备和表征第96-97页
       ·纳米Y_2O_3对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活性的评价第97页
     ·结果与讨论第97-102页
       ·凝胶的形成过程及乙二醇与Y~(3+)摩尔比(EG/Y~(3+))的影响第97-99页
       ·煅烧温度的影响第99-100页
       ·产物的TEM和SEM表征第100-101页
       ·纳米Y_2O_3对AP热分解的催化活性第101-102页
   ·掺杂纳米氧化钇的乙二醇凝胶燃烧法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第102-105页
     ·实验部分第102-103页
       ·掺杂纳米Y_2O_3的制备和表征第102页
       ·纳米掺杂Y_2O_3对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活性的评价第102-103页
     ·结果与讨论第103-105页
       ·产物的表征第103-104页
       ·掺杂不同金属离子对Y_2O_3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04-105页
       ·Co~(2+)掺入量对纳米Y_2O_3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05页
   ·纳米氧化钕的乙二醇凝胶法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第105-112页
     ·实验部分第106-107页
       ·样品的制备第106页
       ·样品的表征第106页
       ·样品对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活性的评价第106-107页
     ·结果与讨论第107-112页
       ·纳米Nd_2O_3的表征第107-108页
       ·煅烧温度和EG/Nd~(3+)对产物Nd_2O_3的影响第108-109页
       ·掺杂对产物Nd_2O_3的影响第109-110页
       ·掺杂不同金属离子的纳米Nd_2O_3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第110-112页
       ·Co~(2+)掺入量对Nd_2O_3催化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第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5 纳米NdCoO_3的机械化学法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114-140页
   ·引言第114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14-115页
   ·以水合氯化物为原料机械化学法制备纳米NdCoO_3第115-121页
     ·实验部分第115-1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16-121页
       ·制备过程的XRD研究第116-117页
       ·NaCl的加入量对产物的影响第117-121页
   ·以氧化物为原料湿固相机械化学法制备纳米NdCoO_3第121-127页
     ·实验部分第121-122页
     ·结果与讨论第122-127页
       ·制备过程的XRD研究第122-123页
       ·煅烧温度对产物的影响第123页
       ·ZnO稀释剂对产物的影响第123-127页
   ·纳米NdCoO_3的催化性能研究第127-134页
     ·纳米NdCoO_3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第127-133页
       ·实验部分第127页
       ·结果与讨论第127-133页
         ·以氯化物为原料机械化学法制备的纳米NdCoO_3的催化性能第127-130页
         ·以氧化物为原料机械化学法制备的纳米NdCoO_3的催化性能第130-133页
     ·纳米NdCoO_3对AP/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热分解的影响第133-134页
       ·实验部分第134页
       ·结果与讨论第134页
   ·纳米NdCoO_3对AP/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第134-138页
     ·样品的制备第135-136页
     ·实验仪器第136页
     ·实验步骤第136-137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137页
     ·结果与讨论第137-138页
   ·本章小结第138-140页
6 全文结论和主要创新点第140-144页
   ·全文结论第140-142页
   ·主要创新点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编写著作情况第159-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良性互动的政府功能研究--以江苏产业集聚发展问题为例
下一篇:膦酰基羧酸的合成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