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正文 | 第15-69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5-38页 |
1.历史文献研究 | 第15-20页 |
·病证定义 | 第15-17页 |
·病因病机 | 第17-19页 |
·本病传变病证 | 第19-20页 |
2.现代文献研究 | 第20-25页 |
·糖尿病的大型试验及前瞻型研究 | 第20-23页 |
·非亚洲地区全世界的研究 | 第20-22页 |
·亚洲地区的研究 | 第22-23页 |
·糖尿病人的医疗费用与社会的负担 | 第23-25页 |
3.糖尿病的并发症 | 第25-30页 |
·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 第25-27页 |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 第27-28页 |
·第2型糖尿病合并症的危险因子控制 | 第28-30页 |
·糖尿病足的发生 | 第29-30页 |
·糖尿病足的检查与评估 | 第30页 |
4.糖尿病的针灸治疗 | 第30-38页 |
·针灸治疗文献 | 第31-32页 |
·针灸抗氧应机效应 | 第32-34页 |
·针刺作用与表现 | 第34-35页 |
·针刺手法对于皮肤温度的影响 | 第34页 |
·针刺手法对于血液循环机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针刺手法对于内分泌代谢功能的影响 | 第35页 |
·灸疗作用与表现 | 第35-38页 |
·艾灸的物理特性 | 第35-36页 |
·艾灸的有效成分 | 第36页 |
·艾灸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 第36页 |
·艾灸对代谢系统的影响 | 第36-3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8-69页 |
1.临床资料 | 第38-41页 |
·诊断标准 | 第38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38页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38页 |
·病例选择 | 第38-39页 |
·纳入标准 | 第38-39页 |
·排除标准 | 第39页 |
·一般数据 | 第39页 |
·治疗方法 | 第39-40页 |
·选取穴位 | 第40页 |
·艾灸粒针上灸外观图 | 第40-41页 |
2.研究方法 | 第41-44页 |
·研究设计流程图 | 第41页 |
·评估项目 | 第41-42页 |
·生化指标 | 第41-42页 |
·阻力指标 | 第42页 |
·抗氧化指标 | 第42页 |
·评估与观察方法 | 第42-43页 |
·疗效评估及依据 | 第43-44页 |
·足部感觉检查 | 第43页 |
·单株尼龙纤维检查 | 第43页 |
·音叉振动感受阀 | 第43页 |
·Fontaine Grading Grade | 第43页 |
·疗效评估 | 第43-44页 |
·阻力疗效评估 | 第43-44页 |
·生化及抗氧化疗效评估 | 第44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44页 |
3.结果 | 第44-55页 |
4.讨论 | 第55-62页 |
·新陈代谢症候群与糖尿病的关联 | 第55-56页 |
·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与经络瘀阻 | 第56-57页 |
·糖尿病的针灸治疗探讨 | 第57-58页 |
·下肢血管病变与踝臂血压等指数 | 第58-60页 |
·针灸对于抗氧化能力的提升 | 第60-62页 |
5.结论 | 第62-63页 |
6.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 第69-76页 |
Ⅰ.台湾地区2003年十大死因统计表 | 第69-70页 |
Ⅱ.台湾地区2003与2004年十大死因比较统计表 | 第70-71页 |
Ⅲ.中医消渴针灸医疗服务改善方案个案卫教与管理记录表 | 第71-72页 |
Ⅳ.嘉义荣民医院临床研究计划同意书(原始范本) | 第72-75页 |
Ⅴ.Doppler超音波侦测血流图(范例)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