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低压供电系统选择性漏电保护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1 绪论 | 第1-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选择性漏电保护的发展现状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任务 | 第11-13页 |
| 2 井下低压电网的漏电分析 | 第13-36页 |
| ·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基本特点 | 第13-15页 |
| ·变压器的运行方式 | 第13-14页 |
| ·井下低压供电单元 | 第14页 |
| ·矿井低压电网电压等级 | 第14页 |
| ·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电气模型 | 第14-15页 |
| ·井下低压电网的漏电分析 | 第15-21页 |
| ·单相漏电分析 | 第16-19页 |
| ·两相漏电分析 | 第19-21页 |
| ·单相漏电各故障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21-28页 |
| ·单相漏电时零序电压的变化规律 | 第21-25页 |
| ·各相对地电压 | 第25页 |
| ·零序电流 | 第25-27页 |
| ·漏电电流 | 第27-28页 |
| ·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 | 第28-36页 |
| ·漏电保护的选择性 | 第28-29页 |
| ·总馈电开关的漏电保护原理 | 第29-31页 |
| ·分支馈电开关的漏电保护原理 | 第31-34页 |
| ·选择性漏电保护的选线判据 | 第34-36页 |
| 3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硬件电路设计 | 第36-50页 |
| ·选择性漏电保护方案设计 | 第36页 |
| ·保护系统硬件电路 | 第36-39页 |
| ·保护系统总体设计 | 第39-49页 |
| ·中央处理单元 | 第40-43页 |
| ·模拟量输入单元 | 第43-44页 |
| ·人机接口单元 | 第44-46页 |
| ·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 | 第46页 |
| ·绝缘监视电路 | 第46-47页 |
| ·通讯接口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4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软件设计 | 第50-59页 |
| ·软件设计原则 | 第50-51页 |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1页 |
| ·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 ·软件设计方案 | 第52-53页 |
| ·程序构成 | 第52页 |
| ·数字滤波方法的选取 | 第52-53页 |
| ·主控模块 | 第53-54页 |
| ·选择性漏电保护选线模块 | 第54-55页 |
| ·初始化与自检模块 | 第55-56页 |
| ·额定参数检测计算模块 | 第56页 |
| ·电压检测模块 | 第56页 |
| ·绝缘电阻检测模块 | 第56-57页 |
| ·RS-485 通讯模块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抗干扰设计 | 第59-67页 |
| ·干扰的主要来源及危害 | 第59-60页 |
| ·干扰的主要来源 | 第59页 |
| ·干扰的主要危害 | 第59-60页 |
|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60-63页 |
| ·电源系统抗干扰 | 第60-61页 |
| ·空间电磁幅射抗干扰 | 第61页 |
| ·过程通道抗干扰 | 第61-62页 |
| ·印刷电路板抗干扰 | 第62-63页 |
| ·CPU 抗干扰 | 第63-65页 |
| ·软件抗干扰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6 结论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