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集团)公司薪酬体系分析与再设计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公司概况 | 第9-11页 |
| ·公司组织结构及人力资源状况 | 第11-15页 |
| ·公司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 ·公司人员构成情况 | 第13页 |
| ·公司人力资源状况 | 第13-15页 |
| ·岗位分析与设计 | 第13-14页 |
| ·人力资源招募与配置 | 第14页 |
| ·续效考核 | 第14页 |
| ·薪酬管理 | 第14页 |
| ·培训与开发 | 第14页 |
| ·劳动关系及组织文化建设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5-29页 |
| ·薪酬的概念、功能和基本工资制度 | 第15-20页 |
| ·薪酬的本质及构成 | 第15-16页 |
| ·薪酬的功能 | 第16页 |
| ·基本工资制度 | 第16-20页 |
| ·结构工资制 | 第17页 |
| ·岗位技能工资制 | 第17-18页 |
| ·岗位薪点工资制 | 第18页 |
| ·技术等级工资制 | 第18-19页 |
| ·岗位等级工资制 | 第19页 |
| ·职能等级工资制 | 第19-20页 |
| ·提成工资制 | 第20页 |
| ·谈判工资制 | 第20页 |
| ·基本的薪酬理论和激励理论 | 第20-29页 |
| ·基本的薪酬理论 | 第20-23页 |
|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 | 第20-21页 |
| ·威廉·配第的工资理论 | 第21页 |
| ·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 | 第21页 |
| ·效率工资理论 | 第21-22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页 |
| ·利润分享理论 | 第22-23页 |
| ·基本的激励理论 | 第23-29页 |
|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23-24页 |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24-26页 |
| ·强化型激励理论 | 第26-27页 |
| ·综合型激励理论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包钢(集团)公司的薪酬现状及分析 | 第29-34页 |
| ·包钢(集团)公司的薪酬现状 | 第29-32页 |
| ·基础工资 | 第29-30页 |
| ·津补贴 | 第30-31页 |
| ·效益工资 | 第31-32页 |
| ·对包钢(集团)公司薪酬现状的分析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包钢(集团)公司的薪酬再设计 | 第34-46页 |
| ·包钢(集团)公司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 ·包钢(集团)公司薪酬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35-37页 |
| ·薪酬问卷调查的目的 | 第35页 |
| ·薪酬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 ·薪酬满意度分析 | 第36-37页 |
| ·工作分析 | 第37-38页 |
| ·包钢(集团)公司的薪酬体系构成 | 第38-46页 |
| ·机关管理人员岗位薪酬构成 | 第38-39页 |
| ·职务工资 | 第38-39页 |
| ·年功工资 | 第39页 |
| ·绩效薪酬 | 第39页 |
| ·生产操作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薪酬构成 | 第39-42页 |
| ·基础工资 | 第40页 |
| ·岗位效益工资 | 第40-41页 |
| ·津贴 | 第41-42页 |
| ·经营者年薪制 | 第42-46页 |
| ·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基本原则 | 第42-43页 |
| ·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范围 | 第43页 |
| ·经营者年薪制的构成 | 第43-46页 |
| 第五章 薪酬体系的实施和改进 | 第46-49页 |
| ·薪酬体系的实施 | 第46页 |
| ·方案评价 | 第46-47页 |
| ·包钢(集团)公司薪酬体系的改进方向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51页 |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