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江中上游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基本范畴 | 第8-10页 |
·植物区系的概念 | 第8页 |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9页 |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中国植物区系起源问题 | 第10-12页 |
·中国植物区系分区问题 | 第12页 |
·甘肃省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甘肃省植物区系特征 | 第12-13页 |
·甘肃省植物区系分区 | 第13页 |
·特定地区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 第13页 |
·特定植物类群区系地理研究 | 第13-14页 |
·白龙江中上游森林植物区系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5-16页 |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野外调查与数据收集 | 第16页 |
·数据分析 | 第16-18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8-35页 |
·白龙江中上游森林植物区系组成及其基本特征 | 第18-27页 |
·植物区系基本组成 | 第18页 |
·种子植物科的组成及其地理成分 | 第18-20页 |
·种子植物属的组成和分布型分析 | 第20-27页 |
·生活型的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与邻近植物区系的相似关系 | 第28-29页 |
·白龙江中上游森林植被类型 | 第29-33页 |
·森林垂直分布规律 | 第33-3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5-37页 |
·植物种类的丰富性 | 第35页 |
·区系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 | 第35页 |
·温带成分占优势,并得到充分发展 | 第35页 |
·区系成分起源新老兼备 | 第35-36页 |
·区系的归属 | 第36页 |
·植被类型的多样性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 白龙江中上游林区种子植物名录 | 第4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