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课题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 第2章 基于C++的LTE-A系统级仿真平台 | 第16-33页 |
| ·仿真平台总体概述 | 第16-20页 |
| ·仿真方法概述 | 第16-17页 |
| ·仿真原则 | 第17-18页 |
| ·仿真工具 | 第18页 |
| ·平台组成与仿真流程 | 第18-20页 |
| ·小区模型 | 第20-22页 |
| ·环境及网络拓扑结构 | 第20-21页 |
| ·天线方向图 | 第21-22页 |
| ·用户模型 | 第22-25页 |
| ·用户分布原则及方法 | 第22-23页 |
| ·大尺度衰落计算 | 第23-24页 |
| ·服务扇区选择 | 第24-25页 |
| ·无线信道模型 | 第25-27页 |
| ·小尺度衰落计算 | 第25-26页 |
| ·预编码矩阵计算 | 第26页 |
| ·检测矩阵计算 | 第26-27页 |
| ·调制编码方式选择模块 | 第27-30页 |
| ·子载波SINR计算 | 第27-28页 |
| ·子带等效SINR计算 | 第28页 |
| ·调制编码方式选择 | 第28-30页 |
| ·用户调度模块 | 第30-32页 |
| ·下行CQI设计 | 第30-31页 |
| ·资源分配与调度 | 第31-32页 |
| ·性能统计 | 第32页 |
| ·小区频谱效率 | 第32页 |
| ·小区边缘用户频谱效率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基于LTE-A系统的分组调度算法的仿真研究 | 第33-49页 |
| ·调度算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3-34页 |
| ·分组调度算法的评价 | 第34-35页 |
| ·吞吐量和时延 | 第34-35页 |
| ·公平性和服务质量 | 第35页 |
| ·LTE-A中的分组调度算法分析 | 第35-42页 |
| ·RR算法 | 第35-37页 |
| ·Max C/I算法 | 第37-39页 |
| ·PF算法 | 第39-41页 |
| ·各类分组调度算法的比较 | 第41-42页 |
| ·一种基于LTE-A系统的多小区联合调度算法 | 第42-44页 |
| ·总述 | 第42-43页 |
| ·算法流程 | 第43-44页 |
| ·仿真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 ·仿真参数 | 第44-45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基于效用函数的优化算法 | 第49-66页 |
| ·基于效用函数优化的理论框架 | 第49-53页 |
| ·总述 | 第49-50页 |
| ·多用户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 第50-51页 |
| ·速率自适应和功率分配 | 第51-52页 |
| ·效用函数 | 第52页 |
| ·基于效用优化的一般性原理 | 第52-53页 |
| ·单小区下基于效用的优化调度 | 第53-54页 |
| ·多小区联合调度 | 第54-57页 |
| ·多小区系统模型 | 第54-56页 |
| ·多小区下基于效用的优化调度 | 第56-57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7-64页 |
| ·数据速率自适应性能与效用关系的仿真参数 | 第57-58页 |
| ·数据速率自适应性能与效用关系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 ·小区调度性能与效用关系的仿真参数 | 第62页 |
| ·小区调度性能与效用关系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